夕照晚景(2 / 2)

黄忠的儿子黄叙早已病死,收养家侄为继子,安家长居荆州,荆州被东吴占领以后,家属隔断往来。黄忠的故乡南阳宛城,属于曹魏版图。所以黄忠在蜀汉没有后代。蜀汉朝廷为黄忠立碑建祠。黄忠的棺椁外观是桥的形状,这是因为黄忠的家乡在南阳,而他葬身成都,不能落叶归根,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事情,为了让他安息长眠,蜀汉治丧官员根据汉帝刘备的特意安排,把黄忠的棺椁制成桥型,象一座挢,让他九泉之下,越过重山远水,魂归故土。这是刘备对这位部将的关怀,是对他英灵的告慰,是对后世统一汉朝的期望。

夏季四月癸巳日,汉帝刘备在永安病逝,谥号为昭烈皇帝,丞相诸葛亮护送灵柩返回成都,任用李严为中都护,留下镇守永安。

五月,太子刘禅即皇帝位,时年十七岁。尊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兴,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候,兼任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代理裁决。

蜀汉后主刘禅于景耀三年追谥黄忠为刚侯。射声校尉杨戏著《季汉辅臣赞》有《赞黄汉升》赞曰:

将军敦壮,摧锋登难,立功立事,于时之干。

赞文大意是:将军敦厚雄壮,无坚不摧,无难不克,建功立业,为当时擎天一柱。

史学家陈寿著《三国志》他在《蜀书黄忠传》评论说:黄忠、赵云两人,强壮勇猛,同为刘备的部将,他们就像汉高祖刘邦手下的灌婴,夏侯婴这类将领。

黄忠青年时期,虽然有一身武功,满腹才略,在当时却没有遇到一展身手的风云战场,这是由于一直没有遇见雄才大略的主公。他在荆州时期,先后跟从州牧郡守,投身战场,但是这些州牧郡守如王叡、张咨、刘表、黄祖都缺乏像刘备那样的雄心壮志,先后在风云变幻中丧生败落,他们属下的将士自然随着失败,一切功名都随风消散。因此黄忠在这段时期沉默少闻,只有片言只语,名声隐在历史的云烟,所以黄忠在刘备平定江南以前,名不见显。只是在跟随刘备以后他才扬名天下,光照史册。他投奔刘备,终于选择了一位英明之主。在英雄分争风云际会的时代,一个将领不仅要有非凡出色的武艺,还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选择投奔明主。所幸黄忠最终找到了英明之主,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发挥,为统一全国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受到历代人们的敬佩和怀念。黄忠跟随刘备,创建蜀汉政权,忠君报国的名声,超过曹操和孙权两个阵营中的将士。比起那些帮助分裂国家,扰乱百姓的军阀和将领,他们往往黯然失色,遗落在历史的尘埃中。

关于黄忠的才武方面,综合他一生征战的历史,可以看出,他只是长于军事才略而不善于管理民政。他在刘表手下时间较长,长期担任中郎将,一直是武职军衔,他跟随刘备以后,也没有当过郡守县令。刘备的其他将领,担任州牧郡守的人很多,比如关羽曾任下邳太守,董督荆州事,张飞担任巴西太守,马超担任凉州刺史,赵云担任桂阳太守,魏延担任汉中太守,法正担任蜀郡太守,这些情况表明黄忠的才识只在军事方面,而不在民政方面。识人善任的刘备看到了这一点,没有让他担任太守,只在军事方面充分发挥他的才干。黄忠一生追随刘备兴复汉室的光辉事业,是率军作战,开创蜀汉基业。主要战役是西攻刘璋,北伐曹操,东征孙权。内安百姓,外抗强敌。历经雒阳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立下卓越功勋,光照蜀汉战史。在这些战役里,他运筹帷幄,稳操胜券,临阵杀敌,身先士卒,使全军锐气倍增,能一举击败敌军,堪称将士楷模,一代仪表。他在历次战役中,善于独立指挥作战,所到之处,攻城略地,招降纳叛。圆满完成刘备下达的作战任务。他在局部战场上,服从主将的统一指挥,全力配合友邻部队冲锋陷阵,克敌制胜,充分保障整体战场的胜利。从这些战役发展的情况可以断定:黄忠是堪称一级的军事家,他可以和辅佐刘邦创立西汉的韩信,辅佐刘秀创立东汉的邓禹相提并论。黄忠辅佐刘备创立蜀汉,闪耀当时,光映后世。他忠君报国,治军爱民,是正义的事业,是仁政的光芒,所以受到历代人们的爱戴颂扬,达到了名贯历代全国,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程度,这一点,黄忠已经超过了韩信和邓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