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打定了主意,二奎下定了决心,且不说能赚多少钱,可一定得让自己的老娘和弟弟过上好日子,不再像现在这么穷,这么被人瞧不起!

“娘!”临行前,二奎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对着母亲狠狠磕了三个响头,“儿子就要走了,这一年半载的,不能伺候您老了!您放心,儿子绝不会给老朱家丢人,绝不会忘了您!等儿子赚到了钱,咱们就在城里买套房子,住在城里,过好日子!儿子没钱上大学,可一定会让您的孙子在城里读书!”

弟弟朱三权也跪了下来,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哥,看你说的!俺就照顾不好娘了?当年你让俺上了大学,你没上;现在你出去打工,俺就在家里照顾娘,俺哪也不去!”

“你给老子闭嘴!”一听见三权这么没出息的话,二奎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娘供你上大学图的是啥?就是让你守着这穷了巴基的老家种地?!我留给你的复员费,盖完房子买完家具,不是还剩下两三万么?你拿着这些钱,到县城里想办法做点生意!咱俩只要有一个能稳定下来,就能把娘接过去!别再让村里人指着你脊梁骨骂你穷书生!”

三权放声大哭,搂住了二奎的脖子,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二奎悲哀地想到,本以为三权上了大学就能出人头地,可谁知道这年头就业形式这么严峻!当真是大学生还没小学生值钱,三权在南方苦苦挣扎了一年,也没找到好的工作。跟别人比起来,他那张可怜兮兮的大专毕业证又有什么用?去年年底,三权灰溜溜地回了家,娘叹了口气,托村里人给他介绍了个媳fù儿。三权并不想这么早就结婚,可他没有选择。

一贫如洗的家里,要不是因为三权还顶着个大学生的名头,哪户人家能看得上他们老朱家?幸亏还有二奎在当兵的时候每个月给老娘汇一千块钱,给三权汇五百生活费,真不知道这日子怎么过下去。

其实也不能怪三权不争气。在南方,本地人歧视外地人,城市人歧视农村人,除了工厂工地等体力活,三权又能找到多好的工作?能吃苦,在很多时候并不能解决问题,仅仅是个态度而已。当三权站在招聘栏前,看着上面醒目的“非本科以上学历不要,非城市户口不要,非河南人不要”几个大字,听见招聘者轻蔑地吐出“你留个简历,过几天给你打电话”的话时,一股莫名的悲哀突然涌出心头。

城市,当真是我的天堂么?

三权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跳出老家那个穷苦之地,带着老娘和哥哥过上好日子。因此他还想考公务员,可惜的是,公务员也首先要求本科学历才能报考!在一个小超市干了三个月的会计之后,某个月底,经理递给他薄薄的十几张百元大钞,轻飘飘地说道:“对不起,你的试用期已经到了。从试用效果来看,你并不适合这个岗位。非常抱歉,我不能跟你签合同。你……另谋高就吧!”

三权知道,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岗位,他学的就是财会专业,只是因为又来了一个应聘者,虽然学的同样是财会,可人家却是江苏城市户口。而且是个漂亮mm。

在这一刻,三权异常地想家,想娘,想哥哥。

二奎走出京师火车站的时候,身上只剩下区区一千块钱。在火车站,他把钱全给了一个身上挂着写满了字的纸板,跪在地上磕头不已的nv人——她的儿子得了重病,在医院躺着却无钱可用。

迎着周围人们哄笑不已看傻子的目光,二奎的心中曾经有一丝动摇,他也不知道这四十多岁的老nv人是不是骗子,只是他在看到老nv人孤苦无助的目光时,突然想起了家中已经满头白发的娘。

“你是个好人!你是个好人……谢谢!谢谢!谢谢……我,我一定还给你,一定还给你!你的地址……”老nv人看到手里的一沓人民币,傻愣了半晌之后,拼命地磕着头,这是她唯一能感谢的方式了。可是当她抬起了头,那个扔给她钱的小伙子,早就没了踪影……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huā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huā,有人给你擦……”围观的人群里,不知道是谁的手机响了,居然是阎维文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