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喂面”(1 / 2)

 “爹,吃饭了吗?”

见到熊弼,熊巧站起身,将书放到桌子上,准备去给父亲弄饭。

平日里,家里人下地,为了省柴火和粮食,她在家中一般也不吃饭。

饿了便洗根黄瓜,摘个番茄,她不怎么活动,饭量也小,黄瓜和番茄便够她充饥了。

“咋又不吃饭?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就上来看看,屋里的那个李,李明军醒了没有?”熊弼看了眼厨房,明白女儿又没做饭,顿时有些生气。

他家其实也不缺吃的,但女儿总是担心自己吃多了会被赶出去......

小时候,女儿多么的开朗活泼啊。

直到七岁那年,下山的时候摔了一跤。

当时没什么事,能跑能跳。

现在的人大多认为小孩皮实,摔一下也没什么,家里人也没在意。

直到熊巧喊疼,走路有些异样时,他们这才发现不对劲。

到医院一检查,脚腕的骨头已经形变。

能纠正,但纠正过来的费用很高,而且小孩营养不良,扛不住动手术的代价。

他们便想着,回村先干活,一边养好熊巧的身体,一边存钱。

可是,天不遂人愿,这一年年的活没少干,但钱就是存不起来......

村里人倒是不嘲笑熊巧。

这年头因为各种意外伤残的人太多了,家庭压力也大,没有人吃饱了撑的去嘲笑这种事情。

只是,熊巧被摔下山这件事吓到了,再也不敢出门。

大人一把她拉出门,她就一直挣扎一直哭。

嗓子都哭哑了。

他和她娘也心疼,就不敢再勉强熊巧出门。

久而久之,巧儿便成了现在这样。

自卑,懦弱,胆小,活的小心翼翼,在父母的手下也是如此......

“醒,醒了,就是一直看着房梁。”熊巧在父母面前胆子倒是大了许多。

“我看看。”一听李明军醒了,熊弼便推开门走了进去。

李明军依旧躺在床上,眼睁的大大的,呆愣楞的看着房梁。

“醒了?”熊弼走过来和他搭话。

但李明军却只是呆呆的看了眼他和门口的熊巧,便又转过眼珠继续看着房梁发呆。

“咦~这咋回事?

难不成救了个傻子回来?

傻子也能当木匠?还是撞到了头?”熊弼纳闷的上前,摸了摸李明军的后脑勺,“这也没事啊......”

算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熊弼也不耽搁时间。

现在正是农忙时候,可得不了闲。

与其在这里纠结他不懂的事情,不如去田里多干点活。

晚上让江医生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走出门,到厨房做了一碗面,递给熊巧,皱着眉说道,“吃完!”

然后,便又下山干活。

院门关闭,熊巧端着碗面在院子里站着,舒服的闻了闻香气,正准备往嘴里挑。

突然想起房间里的李明军。

他会不会也饿了?

我进去的话他会不会吼我,打我,骂我?

可是饿肚子好可怜......

在原地犹豫了许久。

最终,她还是回到厨房,拿了个小碗,挑了大概四分之一的样子在里面。

然后将小碗放到凳子上,端着大碗走进屋内。

进屋,停顿片刻,又鼓起勇气将面放在李明军床边的柜子上。

“吃面。”低声说了一句,见李明军看向她,便急匆匆的往外走去。

仿佛身后也洪水猛兽在追。

出了门,喘了口粗气,端起自己的那份面,刚吃了两口。

那人,李,李明军会不会还在发呆?

面坨了就不好吃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