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等等…,先前刘基和朱元璋两人的商议,所谈的内容还没有写完。
刘基看着地图又道:「禀陛下,依图观之,现今的北方边境,向来是外族侵扰之处,过去历代虽建有长城防御,但大多年久失修荒废,自故元入主中国以来,更是拆除大半;若是再大举修建长城,所费不赀。」
停了停又道:「陛下既已令中书省拟议王府体制,想必新年即将封诸位皇子为亲王,行汉唐以来的封建制度;皇太子为未来皇位之继承,而诸王则为皇室的藩屏,守卫皇室、守卫大明朝。」
「所以,臣建议,诸皇子中较为明达能干者,可分封往北方边境,做为各要塞之王,年长后便就藩镇守,一者协助守卫边境,一者继续扩展疆土。」
朱元璋本来也有这种想法,便道:「朕亦有此想法,先生所谓边境要塞之地为何?」
刘基道:「回禀陛下,臣认为,以现今疆域而言,有内三镇、外三塞、辽阳三卫,共九个重要的边塞,可封『九镇塞王』。」
朱元璋心想,自己现在刚好有十个皇子,皇太子朱标不计,确实有九子。
便问道:「何为内三镇、外三塞、辽阳三卫?」
刘基指着地图上大略的位置,为朱元璋一一解说。
道:「依臣观察,内三镇目前应是平凉、太原、北平,以拱卫中原为主;外三塞则为宁夏、大同、宣府,为三镇的前藩;至于辽阳三卫,则是大宁、广宁、开元三路,防备高丽,以及岭北的故元残余势力;依据未来疆域拓展情况,可再进一步地调整。」
中原的西边到北面,依序为平凉、太原、北平三镇;三镇之外,平凉的外藩为宁夏,太原的外藩为大同,北平的外藩则为宣府(今张家口市宣化镇)。
刘基也指出,辽阳三卫虽处于故元之辽阳行省,目前尚未攻占;不过,现今据守者,为曾受朱元璋之恩的纳哈出,属于蒙古大根脚的遗族,未来攻伐不难,甚至待当今元主薨逝之后,可以招降。
朱元璋看着图上的位置,前后思量着,内三镇、外三塞、辽阳三卫,九镇塞王的内涵,心想军师刘基,确实是在为朕的天下设想,辽阳三卫先不管,这内外六要塞,以目前朕的疆土来看,确实可屏藩着中原,以及南方各地,也让诸皇子分封有理,拥兵有据。
便道:「先生为朕谋定天下,现今又为朕谋定未来,真要感谢先生啊!」
刘基顿首拜道:「臣仅是略提建言,天下乃陛下慎谋远虑,竭尽心力所得,臣妄妄不敢居功,只求陛下能记得,臣心心念念的『大志』,臣也必定尽心竭力,为陛下谋皇朝的千秋万代。」
朱元璋道:「好!先生之大志,本也是朕所求,朕必会去除『崇蒙媚夷』之陋习。」
………
虽然,刘基所建议的「九镇塞王」规划,能完善现今的边防,但也仅以「现今」情况而订定,是可以视「未来」情况调整的。
而这「可以调整」的弹性,到了后宫,就变成「大大的调整」了。
朱元璋后宫的这些妃子们,谁愿意自己的宝贝儿子,被分封至「边塞」,到那「鸟不生蛋」的鬼地方,去做什么「塞王」啊!
所以后宫内,当然就「吵」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