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返乡寻宝(1 / 2)

 2018年初夏,空气中夹杂着闷热和潮湿,时晴时雨的天气是江南一带进入黄梅季的前兆。这雨犹如江南女子般缠绵,雨势不大,却绵延几天,着实让人又爱又恨。纷落的雨滴聚拢在屋檐的青瓦间,而后顺着叠瓦的斜势,如流瀑般向下滚落。它们或溅落在小巷的青石板上,以接续般地浸润,打磨出每一块地光亮;又或溅落在天井下的大水缸中,跃动的水滴与缸里的鱼儿一起欢愉相伴。

青石板路两旁早餐铺可谓是唤醒这个小镇苏醒的打更人,黎明中生起的第一缕炉火更是小镇一天烟火气的开始。而张海阳也在这雨中漫步中,开始了自从父亲离开后的又一次回乡。

“老板,一副大饼油条,外加一碗豆脑。”

“好勒!”

还是熟悉的位置,店面除了有翻新外,依旧没有店招。早餐提供的选择也还是大饼油条、豆脑豆浆、米酒花生,花样不多,但是门庭若市。要知道就这三种固定早餐搭配,据说从这个小镇有人居住起,就开始盛行,一直繁盛至今,可谓食育了好几代小镇居民。屋里屋外几张折叠台面桌和固定的横排桌已经坐满食客。不仅如此,门口还排队站着等位的人,有几个心急的见有人吃完,就不停地催促店主人赶紧收拾,好留出空位来。

十几平米的店面里,就一男一女两人在掌管,看起来是一对夫妻,因为在一帮熙熙攘攘的食客中还穿梭着一个约五六岁的男孩,在自娱自乐中不停地称呼他们为“爸爸”、“妈妈”。这一男一女分工明确,女的负责打豆脑、豆浆,然后熟练把油条往大饼里一嵌,紧接着把大饼一折,形成一副标配的大饼油条。同时还负责及时清理食客吃完后的碗筷残余。

男的则负责用和好的面粉专心致志地做着油条和大饼。

“回来了?”

“回来了。”

“这次回来还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