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屠户高家
高志刚的先祖是开屠宰铺的。
乡间流传屠宰牲口过多会殃及后代子孙万代,造下冤孽业障。到曾祖这代开始注重子女教育,于是从高志刚的祖父高登州开始,其父就开始给孩子们请先生学文化。其读书写字的能力成为他一生的重要技能和骄傲,他以此成为寨内红白喜事的座上客,书写对联和记记账簿,还备受寨内人尊敬。家中兄弟排行第二,人称“高家二相公”。
想当年,二本鬼子入侵到了县城,城南棉花行姜老板的独生女因怕遭鬼子践踏选择下嫁离县城很远的秦寨高家,高家二相公成了不二人选,姜家女儿带上丰厚嫁妆悄悄嫁进了秦寨高家,成为了其改善门第观念的一股清流,子女一定要读书识字。她一生生了四个孩子,因后来家庭贫困潦倒,救治不及时,长子出生几天就夭折了,公公高大明白是家中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活不到两岁也没了,最后一个女儿在全家惊悸和喜悦中幸运地活下来。姜氏因自小读书有文化有教养,由原本娇生惯养的优渥生活一下子沦落到寒门屠户的儿媳妇的受奴役的处境,自身肩不能扛,不善劳动被全家人看不起,每天郁郁寡欢,后来儿子又娶了王秀英,这个泼辣霸气的儿媳妇,早晚大骂,朝夕小吵,心脏病由轻到重,后来一听到儿媳妇的骂声就晕厥,多次住进医院,更是被儿媳妇称为“老不死的”。幸运的是王秀英害怕落得个泼妇害死婆婆的罪名,加上自家四个儿子慢慢长大以后也要娶媳妇,再说一旦住院还得花钱,这诸多顾忌到使得王秀英骂声连天,骂大街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真真切切是秦寨一大幸事。寨内民风似乎也大有好转,人称王秀英都变文明点了,哪个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家境贫寒,加上长期压抑的生活氛围,女儿出嫁后,姜氏一住进女儿家就不愿回来。由于女儿嫁的是军人,后来随军去了,于是乎就转身住进娘家侄女家里,只要不过年,就不会回高家受那份委屈。
1989年春节正月十八姜氏在王秀英沉闷许久,最终又破口大骂之后,心脏病复发,一命呜呼,结束了自己悲催的一生,享年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