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第一件事(1 / 2)

 “移花接木?”寇冲冠先是愣了一下,难道此案的关键不是凶器车辙吗?还没等寇冲冠的大脑袋再往深处想,徐逍遥已然将案情用平静的声音娓娓道来。(.).

“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件案子。但是每件凶杀案都少不了七个要素,那就是时间、地点、凶手、被害、手法、凶器以及证人。我们办案的时候也往往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搜寻这七个要素,将各种蛛丝马迹抽丝剥茧,然后一一对号入座,拼凑出一副完整的图景,从而还原案件的真相。疑难杂案之所以疑难繁杂,往往就是凶手利用各种诡计,混淆扰乱这七个要素,为案件笼上了一层浓雾轻纱。陈大忠陈少爷就是此道的高手,而且可谓是别出蹊径,与众不同。参照往年的卷宗案件,往往可以现凶手耍弄诡计的环节都会集中在手法、凶器以及证人之上,其中间或也有几人把脑筋动到了时间和地点两大要素上,但是比起陈少爷的诡计,却是蜻蜓点水、班门弄斧。因为你的诡计把几大案件的要素玩弄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

“先我先把本案浮在水面上的线索表象大致罗列一遍,案件的起因自然是陈家和蒋氏兄弟的田地之争,陈家出了一百五十两黄金的天价求购蒋氏兄弟的八亩山林田地,不可不谓是出手阔绰,但是蒋氏兄弟却是为了林中的祖坟,不为重金所动,拒绝了陈家的要求。陈家一怒之下,便将蒋氏兄弟赶出家园,强占了那八亩田地.蒋氏兄弟自然不甘心,在县衙告状喊冤不成之后,便想出了要到湖州府越级诉冤。可惜不知为何,此事却为陈家所知,就在两兄弟要出门告状的一刻,将其堵在了城南一处旧宅之中,而带队上门的就是你,陈大忠陈少爷!”

“蒋氏兄弟见状知道不妙,便兵分两路,由大哥蒋勤负责殿后,弟弟蒋易从后门出逃报信求援。弟弟在逃出宅院的一刻,瞥到了陈少爷和家丁陈太平的相貌,而且目击了大哥蒋勤被击倒的一幕。随后蒋易便一路跑到了长兴县衙,遇到了我的下属寇冲冠,并且告知了以上的案情,希望衙门能够尽快派人去援救生死不明的大哥蒋勤,而当时的时间正好是辰时二刻。”

“寇冲冠在听取蒋易的证词之后,便将蒋易安排在‘人’班班房休息,并且记录了一张简单的供词,上面写着‘蒋易报案,陈家抢田,城南王家救人’几字,并且让蒋易按下了指纹。随后寇冲冠便让蒋易闩住班房大门,跑去找我商量此事。可是等我们紧赶慢赶回到衙门班房,却现班房大门大开,不仅蒋易不见了踪影,连那张供词也是不翼而飞。别无他法之下,我们只好赶去了城南王宅,果然在那里现了一具面容和蒋易相似的尸体,从尸体的状况判断,此人的死亡时间大致应该在辰时二刻之前,辰时二刻差不多就是蒋易跑到衙门的时间。从王宅到城南大约十余里,就算是一路奔跑,也需要一刻钟的功夫,结合蒋易跑到衙门的时间以及供词,我们推断出两兄弟和你们遭遇的时间就在辰时一刻左右。继而推断出蒋勤的死亡时间应该就在辰时一刻至辰时二刻之间。”

“可是最为诡异的一点就是,刚刚过了辰时二刻,陈少爷却是带着众家丁出现在了湖月楼之上,喝茶逗留了半个时辰。这也就是最为困扰我们的一点,据蒋易所言,陈少爷在辰时一刻明明还在城南王宅,为什么在辰时二刻就能出现在湖月楼之上呢?难道在蒋易飞足狂奔到县衙的时候,陈少爷也带着众位家丁飞足狂奔到了湖月楼吗?那么蒋勤身上的众多伤口又是何时造成的呢?难道陈少爷只是在王宅露了一个面,完全没有参与殴打蒋勤一事吗?”

“虽然大宋刑统规定‘诸以威力使人殴击而致死伤虽不下手犹以威力为重罪,下手减一等’。可是只要有了以上的不在场证明,先不论蒋易已然神秘失踪,即便蒋易没有失踪,也只能证明你曾经在王宅露面而已,却是不能证明在辰时一刻至辰时二刻之间,你参与殴打或是使人殴打了蒋勤,否则你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辰时二刻之前感到湖月楼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