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县尊风骨(1 / 2)

 “大人……”

衙役奔向后堂,县令张寿正穿着那身青色官服,开心的吸着一大碗面,听到呼喊声时,眉梢一挑,脸色有些不自然,就在那一刻手里的面他都感觉不香了。

“唉,该来的躲不掉。”张寿有些不舍的看了看手里这碗面,还有桌子上那剩下的半瓣蒜。

事实上就算衙役不来,张寿自己也估摸着楚阳该找自己了。身为一县父母官,监察一县民情,早在楚阳春风阁大打出手时,他便已是知晓。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这张寿与那日张显儿突破时,后堂一眼就看出修为的中年官吏重合。

“也不知道从后门溜走,合适不合适?”张寿在这一刻有那么一点迟疑。

你说这愣头小子惹谁不好,惹赵家那混球,刚刚上任第一天就给自己整出这么一档子事。

大齐疆域之大,共分十三州二十六县。

在大齐,朝廷对于各州一直处于放权状态,在这里各州自治,中州京都一般不会插手各州大小事物,一州之内大小事情,刺史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而在通州官场,谁人都知道古水县令张寿和刺史不大对付,只是碍于县令是朝廷任命,没办法收拾他而已。

同年同僚在张寿这个年纪早已高升去了京都,差一点的也去了州府,只有张寿在这古水县衙一呆就是十多年。

要说这里面没有刺史使坏,张寿是万万不信的。

因此这几年张寿也是慢慢沉下了心,开始混日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别让他抓住小辫子就好。

仔细想想,州府京都虽然好,但是冒的风险也大啊,不久前还听说,有人就因为金殿之上骂武侯,就被武侯入夜摸黑给抹了去。

听说天明之后,那原本五进五出的大宅院就剩下了一堆瓦砾,这么一想张寿心里反而安宁了许多。

县衙虽小,却住的有安全感,自己不喜那个娘娘腔刺史就是不喜,倒不用担心哪天深夜睡觉的时候,被人给敲黑棍。

不喜归不喜,但说到底毕竟是顶头上司,该有的面子还是得给啊。

这赵家大少,牵狗遛鸟的,那典型就是一个混球啊,平日间招惹是非的能力也是一绝,张寿岂会不知?

可说到底,他没有杀人放火,作奸犯科干下什么十恶不赦的事,以他所为充其量也就是几十棍的事。

再加上每次只要他一犯事,刺史都会差人过来说一些好话,久而久之张寿也就习以为常,懒得理会了。

“你说这混球,今日发什么疯啊?那春风阁也是你能这么蛮来的地方?真是仗着自己有个刺史舅舅,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想的入神处,张寿的脚步已经到了前衙门口,就见几名身着华丽,面色倨傲的人正一摇一晃的站在公堂之上,正是赵家恶仆。

赵家公子赵佩才就有些惨了,一抽一抽的蹲在楚阳脚旁,满心恐惧,一直朝两旁站班衙役缩去,只是每次刚到衙役脚前,就被楚阳拽了过来。

“该,你以为他们是老爷我?他们只是过来打个酱油,混几天日子就走了,会管你是不是刺史外甥?”

轻咳一声,面露正色,张寿从后堂走了出来,敲了敲惊堂木,问道:“堂下何人?所犯何事?”

楚阳道:“卑职捕头楚阳,在代大人巡查县城区域时,见这恶贼轻薄春风阁一女子。在卑职出言制止后,还敢指使恶奴当街袭打公门中人,特带回,等候大人发落。”

看了看公堂之上那肿成一个猪头的赵佩才,张寿还是有些同情的,打人把自己弄成这个德性的也属实少见。

“春风阁可有损失?”

“桌凳数只。”

“赔点钱算了。”

张寿话音刚落,一道人影从公堂灾快步跑了进来,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

只是看着这跑进来的人影,那原本蜷缩于楚阳脚旁呻吟的几人,眼里瞬时放光。

“大人好治下手段啊,竟纵容恶吏殴打我等,这一次我们就不计较了,盼大人日后好生约束。”一青衣小厮,忙是出声,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都有一丝牙疼,眼神略带挑衅的看了一眼楚阳。

张寿神色有些不悦,余光瞥见刚跑进来之人的袖口,只见上面一素色玉筒,慢慢浮现几字“给本官一个面子”。

无奈的叹了口气,张寿甚至连判词什么的都懒得想了,闭上眼睛,眼不见心不烦,摆了摆手,对着堂下说道:“你们走吧!”

赵佩才在阳水县内屡次三番的惹是生非,践踏世俗公序,可谁让这家伙每次犯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又有一个死保他的舅舅。

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堂上的张寿,以及他身旁那个袖口大张的老者,楚阳悄无声息的挪了挪脚步,亦是走到了张寿身侧,低头轻声说了句。

“县尊,堂外可还有百姓看着。”

悚然一惊,张寿抬头,果然衙门堂口站着数十百姓,他脸上闪过一丝挣扎,有些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