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或可一试(1 / 2)

 “相公,其实你知道吗?”

魏家小宅中,魏无羡抱着怀中的魏李氏,盘坐于地,看着当空的星光,两行清泪自眼角而下。

“相公。”一只手还沾染着斑斑血迹,从魏无羡的怀里探了出来,轻轻擦去了他眼角的泪水,轻声道:“相公不必忍得如此辛苦,这一切不怪相公。”

“以前虽然也很享受和相公在这属于自己的小院落里看星星的时光。”魏李氏停顿了一下,看着魏无羡,那一只眼中满是不舍,轻声道:“但从没有像这一刻一般这么幸福,这么的不舍。”

“妾身不怕死,其实今天在相公来之前妾身一点也没怕,只是不甘心最后没能见相公一面。”

“今日一切都是妾身甘心情愿,和相公无关,不用太过自责。妾身只恨自己并非人身,没有给魏家诞下一男半女。”

听着怀中魏李氏断断续续的絮叨着,魏无羡终是再也绷不住,泪水如断线珠子一般滴落,一颗颗的打在了她的额头。

“不哭了。”一双白如脂玉的手攀上魏无羡的脸庞,柔声道:“你这样,我怎么放心走啊!”

言及至此,魏李氏终是再也绷不住,哽咽出声,道:“答应我,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嗯!”

重重的点了点头,这声应答,几乎是魏无羡强行从鼻子里压出来的。

“我不值得你如此!”

“相公,你知道吗?”魏李氏眼中浮现了回忆的神采,用一种幸福的腔调道:“妾身时间不多了,有些事也该是告诉相公了。”

“二十多年前,相公亲手埋葬的那具尸骨便是妾身的。相公可能年龄太小不记得,但收身之恩,妾身记得一清二楚,所以这么多年相公一直问我,当时为啥选择穷困潦倒的相公,这是最初的原因。”

后面的原因魏李氏没再说,转而继续道:“这些年来,妾身每回都用黄纸叠鹤,也是因为当年相公留于坟头的是一只纸鹤,虽然叠的不太好看。”

随着魏李氏的讲述,魏无羡想起了年少时的那一幕:

二十多年前,时令更换,古水突遭暴雨,连下七天,雨后多处地方坍塌,不仅乡间农户受了灾,那已逝之人,久埋于土的尸骨也是被冲的遍地都是。

那时候魏无羡还比较小,在村外城郊玩耍之时,见一堆尸骨终日暴晒于烈阳之下,动了恻隐之念,就小心拾到了一起,埋入土里。

因不知道尸骨姓名,何方人士,就用自己折的一只小纸鹤,放在了坟头,也算是留了一个记号。

通了,这么一想一切都通了。

“自己真笨啊,早该想到的。”魏无羡有些懊恼,可也正是一切都想通了,魏无羡心中的悲痛更盛,恻然道:“我与娘子相识于困顿之中,不想生活刚刚好转的时候……我恨啊,这老天不公……”

一只葱白如玉的手指点在了魏无羡的唇间,只见他怀中魏李氏慢慢的摇了摇头,将头靠的离魏无羡的心口更近,略有悲伤的道:“好起来的从来不是生活,而是相公你自己。妾身知道这结局已经改不了了,相公你也要接受,日子在慢慢向前的。”

世间事,原本就不像书本写的那么美好,多善良的女人啊,最终时刻还在劝魏无羡放下仇恨。

三叔公院子内。

楚阳看着这自从回家就有些反常的两人,张显儿闷闷不乐的蹲在一侧发呆。三叔公,自从回来后,就双目无神的坐在他往常一直呆着的那根老树根上,一言不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讲真,对于魏氏夫妇的遭遇楚阳也是非常同情的,但是也仅仅是同情,因为无力。

倘若他今天修为高深,倘若今天他有什么可治鬼修的妙法,也许结果可能不一样吧。

等等……

突然楚阳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可治阴灵,度化众人。他想起啦上一世非常有名的一篇经文,被称作群经之首,万法之宗的《度人经》。

《度人经》本就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如张显儿所言,道术在演天地造化,引大道之能,挟大道之势,那么说不定事有可为。

上次在诵读《清净经》时楚阳便已经确定了,这个世界前世的那些经文都是瑰宝啊。或许自己应该去试一试,就算不成,也当送一送这魏家妻子,也说不定有妙用呢?

念及至此,他也不再耽搁,猛地起身,对着那边发呆的张显儿喊了一声“走!”

“干吗?”

张显儿不满的抬头,瞪着他。这时张显儿是很失落的,从今日魏氏夫妇的事后,她就处于极度难过的状态。此刻,猛听楚阳一喝,自是十分不满。

在楚阳说出去魏家后,张显儿神情中的不满终于是不再压制了,彻底跃于脸上,愤慨道:“有点人性好不好,这个时候还去打扰他们。”

“走吧!”

懒得和她啰嗦那么多,楚阳走过去一把抓住张显儿的手臂,就这么生拉硬拽的出了门。

“喂!”

“你不想去送送她?”这句话楚阳是看着张显儿的眼睛说的,从今天回来后,张显儿整个人就目光游离,长吁短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