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筹备(1 / 2)

 说服阿勒哈森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阿勒哈森的研究陷入了瓶颈,而法蒂玛王国的现任哈里发艾布阿里又是一个专横的君主,他是很难改变主意的。当然,阿勒哈森本人出生于巴士拉,父母又都死于教派的征战,所以他对伊斯兰教义的信奉并不是很盲目,而且如果不是开罗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外来资料,也许他早就离开法蒂玛王国了。</p>

所以当老罗展露了一些比这个时代更加完善的思想体系,同时这个人又是以朋友的态度和身份出现,阿勒哈森的选择就没什么变数了。</p>

说服了阿勒哈森,并不意味着事情就结束了,怎样才能让阿勒哈森不引人瞩目的离开才是重头戏。因为他是哈里发邀请来爱资哈尔清真寺讲学的大学者,是开罗教育的招牌,即使那些丝毫不懂得学术的大臣领主们并不看重这个没什么政治根基的角色,但是总还是有些人关注着阿勒哈森这个哈里发的招牌人物。</p>

“巴托尔,你知道我身边的环境,”阿勒哈森平静下来还是很有条理的,“我现在想回巴士拉都不可能,更不用说跟着你去东方了。”</p>

“嗯,这倒是一个麻烦事情。”即使是后世,一个大科学家想要出国访问也要提前报批的,这个时代虽然监视的没有那么严密,但是老罗仔细想了想,随口问道,“阿勒哈森,你可以出开罗城吧”</p>

“只要是法蒂玛王国可以控制的地方,都可以。”阿勒哈森斟酌了一下,接着说道,“如果不是格里人叛乱,摩加迪沙我都可以去,不过现在远一点的地方恐怕是去不了的。”</p>

“我听说现在尼罗河淤积的事情很严重”老罗突然想起马希尔曾经说过的一些琐事。</p>

“是啊,没错,从倭马亚王朝晚期尼罗河就没有大规模的休整过,阿齐兹哈里发时期曾经想过整修河道的计划,但是终究没能实现。”阿勒哈森伸手在他的羊皮纸卷堆里翻了翻,找出几份困扎在一起的资料,说道,“前两年,我曾经查过一些资料,仔细考究过,大概有两百多年没能整体修缮过河提了,整个河道每年差不多都有二三十处堤坝会出问题,这些就是曾经汇总的材料。”</p>

“这个我就不必看了,整修河道的事情就是你离开开海伦的最好计划。”</p>

“哦怎么说我看不出这里面有什么关联。”</p>

“这样吧,听我来说,你且斟酌一下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如何”</p>

“好,反正这种事情我不在行巴托尔,你说。”</p>

“明后天,你去找哈里发请示,要求实地考察尼罗河沿岸的水纹和泥沙淤积的情况。”</p>

“嗯,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个事情前两年就曾经说过。”</p>

“然后,你带着随从和那些负责水纹的官员就在尼罗河沿岸考察,要做的和正常考察一样,从上游到出海口,怎么也需要至少两三个月的时间。”</p>

“没错,两三个月只能是大略看看,数据测量和对应方案都只是一个草案。”</p>

“那就可以,到了出海口之后,你找个借口去亚历山大港口看看,我会在那里等你。”</p>

“亚历山大港,嗯,没什么问题,那里的海港治理也是可以算到河道疏浚的工程里面,然后呢”</p>

“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之间怎么联络,我有一个本族的侄子,你见过的,很机灵叫崔十八郎的那个,你那边呢有什么人可靠有机敏的”</p>

“我姐姐的孩子,在爱资哈尔清真寺读书,名字叫努拉尔曼,他偶尔客串我的助手,也是个机灵的小家伙。”</p>

“你姐姐”</p>

“是,他们都死于战乱,在巴士拉。”</p>

“对不起,提起你伤心的事情。”</p>

“没什么了,”阿勒哈森沉寂了一会儿,然后说,“那么回头我介绍努拉尔曼和你们认识,中间联系的人就是努拉尔曼和十八”</p>

“没错,他们年纪应该差不多,偶尔的交往,外人也看不出什么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