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刻进骨头里的仇恨(1 / 2)

 因为没有能见上女儿一面,老韩心里始终忐忑不安。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战地医院里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情。

张护士和负责打扫厕所的牛一手被鬼子抓走了!

老韩走的当天深夜,医院附近响了一阵子枪声。

牛广济是从南京来投奔亲戚的,他的家人都死在了三年前的那一场大屠杀里。

他的左手生生被鬼子用军刀从手腕处砍断,那个看着年纪只有二十出头的鬼子大笑着,将他断掉的手用力踢向路中间......

他是被冻醒的,听到似有杂沓的脚步声往尸体堆走来,他拼命往臭水沟处怕,刚刚滚落进百十米外的臭水沟里,就闻到了浓重的汽油味道,接着冲天的大火映红了被冻僵的天空......

牛广济被拉粪水的老人送进一个私人诊所里包扎了伤口,认出他居然是祖辈卖檀香的牛记香烛店的老板,诊所大夫不禁泪眼婆娑。

他劝他说:咱得活着啊,你家里只剩你一个人了,你不活着,谁替你家里人报仇呢!

他的亲戚原本在制药厂里当车间主任,可怜他的遭遇,介绍他在医院里做杂工。

日本人来后,他亲戚另寻了工作,他身有残疾,不想继续拖累亲戚,就自愿留在战地医院打扫厕所。

其实他不但识字,因为香烛店旁边有一家日本人开的寿司店,他也懂一点日文。

这三年,他基本不与人交流,却在默默地学习日语。

其实那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日语,也许是为了打发这难捱的行尸走肉般的日子;也许是心底深埋着复仇的烈焰?

渐渐地,便没人再记得他的名字,因为他只有一只右手,大家都叫他牛一手。

他没有家,就住在旧停尸房东边的一间破屋里。

白天他干着最脏最臭的活儿,晚上独自呆在破屋里,展开日本兵扔在厕所和垃圾堆里日文报纸,如饥似渴地学着日文。

当医院让报名去战地医院时,小张护士一听所谓的战地医院并不在战区,就在安平附近,而且薪水比原来的医院高出三分之一,她立刻就报名了。

父亲中风后,为了给父亲治病买药,张护士家里的餐桌上已经两年多没见过肉了。

是的,她就是曾经照顾过韩贵的张护士。

她每两周可以回家一次,平时就住在医院的宿舍里。

战地医院接收的都是从战场上转运下来的鬼子重伤号。

这家医院的大夫有三个是日本人,三个是中国人;药房里的两名司药是日本人,十几名护士都是中国人。

医院前面的平房里住着十一二个鬼子,他们每天端着枪在医院里四处游走,护士们私下里叫他们“蟑螂”,叫药房里的两名日本女人“臭虫”,叫那三个日本医生“屠夫”。

能共处一室的机会只有食堂,日本人把食堂划出两个区域:日本人和中国人各自在一个区域。

那两只臭虫显然很想融入女护士之中,有时会端着饭来这边吃,中国姑娘们宁可让她们两个坐一张桌子,十几人挤坐在两张小桌子上,也不肯与她们共进午餐。

感觉出了敌意,后来她们就不再过来了。

那晚是张护士夜班,医院外面的那一阵枪声让她心惊肉跳:该死的鬼子,又在作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