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再遇(1 / 2)

 井率一直在暗示四条,自己那支二十多人的队伍就驻扎在附近某处,这一次去鸡脚山,将带着队伍去收编。

其实,他只打算带习富去。

他绝不会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万一此去出了意外,陶家兄弟会接替自己照顾好二爷爷、舅舅和小虎兄妹。

而且,他也是打算把内奸肃清后才领他们到举犊寨落脚的。

四条也很聪明地说:“非常好,井率同志,这样,咱们游击队的队伍又壮大了!”

呵呵,看来,他是打算收编井率这支不存在的山匪队伍呢。

井率心想,加入自己真有一支队伍,到底会谁收编谁呢?

出发前,陶家兄弟收到消息,说是伪军的一个征粮小队到盆儿村等村子去收粮了,估计这两天返回张氏镇,可以在通往张氏的路上打个伏击。

盆儿村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据说那里出产的大米过去都是进贡给皇宫的。

盆儿村和张氏镇之间有个华侨开办的中成药制药厂,厂里有几名四条发展的共产党员。

日本人霸占制药厂后,将厂子的前面扩建成战地医院,后面的药厂基本停工。

药厂最后面一间最大的旧车间变成了停尸房。

在上级的指示下,他们想法子把停尸房的屋顶弄漏,鬼子就把位于药厂和医院中间的那排厂房全部改成住院病房,病房最角落的一间变成停尸房。

旧停尸房,则变成了我党设在鬼子眼皮子底下的秘密交通站。

四条说,由于鬼子对我根据地周边实行了坚壁清野和“三光政策”,他负伤前根据地的药品、粮食就出现了严重短缺,现在只怕是更艰难了。

并且,就快进入冬季,鬼子把百姓的粮食都抢过来,他们怎么过冬呢?

所以,他希望井率劫下这一批粮食。

“从鬼子那儿抢来的粮食,可以存放在停尸房,必要时我们会用来救济百姓,而且根据地和游击队能用,你十步郎的弟兄们也可以用。”他言辞凿凿地说。

因为自己手下没队伍,所以井率对粮食没啥兴趣。

他的兴趣是打鬼子和伪军。

于是,井率决定暂缓去鸡脚山,先抢了粮食再说。

陶家兄弟按照四条交待,在沼泽地附近和老韩接上了头。

老韩原来是药厂的工人,现在是战地医院的杂工。

老韩说医院的西边有一个芦苇荡,粮食到手后,让他们从医院北边的小山谷绕到西边,芦苇荡里藏着一条小船,到时候通过船把粮食运过来。

战地医院里有鬼子一个分队,所以战斗必须短平快。

下午平安就出发去盆儿村了,他回来说一共三马车粮食,数量不大,鬼子三个,伪军六个,三个车把式,估计到伏击地点得是夜里八点多。

伏击地离战地医院只有十里地,夜里枪声又传得远,怎么做才能不响枪就把粮食抢过来呢?

就在井率绞尽脑汁的时候,老韩说:“咱这有一个会说日本话的同志,你们用得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