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承 欢 如伊 1425 字 2019-09-22

 天康二十年,正值壮年的孝康帝东方詹突然驾崩,未留下遗诏。宰相凤扬力捧晋元皇后莫卿所生之嫡皇子、年仅十五岁的东方铭为皇帝,即后来的孝乾皇帝。

新皇登基,年号改为天乾。

四方藩王不服幼帝登基,借此事端发动“四王之变”,却被大皇子、皇四子以及宰相三方的权势镇压而败,四王其中之一被俘虏,之三都是自裁,被俘虏的那位加以车裂,以惊慑天下。

叛变对天朝的影响很大,两三年来,天朝大小叛乱不曾间断,四王的属地,因为强征兵赋,民不聊生,天朝的国库也是极其空虚。

新皇登基后,力主撤藩,将四王手中的兵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中,实行了君主集权制度。

天乾二年,因邻国黑玉国进犯,孝乾皇帝将手中的兵权一半交给了自己的同胞兄弟瑾王(新皇即位后,封四皇子为瑾王),十三岁的瑾王一举北上,收复大半因“四王之变”而落入黑玉国的河山,瑾王之名一度令黑玉国的军队望“瑾”字旗帜而生畏,瑾王少年将军的名号也曾名噪一时。

天乾四年,黑玉国向天朝上呈了归降书。在黑玉国跟天朝的边境——落日峰下,黑玉国的皇帝黑阎跟孝乾皇帝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条约上,黑玉国自此隶属天朝属国,每年需要向天朝上缴白银五十万两、牛羊一千头,汗血宝马三匹。

而孝乾皇帝从瑾王班师回朝后,就没有意图收回自己手中分发出去的一半天朝兵力。

可见,孝乾皇帝对这个同胞兄弟是信任有加,就朝廷而言,瑾王的势力除了孝乾帝跟晋元皇太后(大皇子东方铭登基为帝后,就封了自己的母后晋元皇后为晋元皇太后这个尊贵的头衔),已经是无人能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