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大少年(2 / 2)

在先生的帮助下,陈母得以下葬。

平常时候,两人并无交集,一个私塾上学的蒙童,一个帮母亲干活的逃难孩童,甚至余一一只是大概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陈母下葬当日,除了先生跟一一外,只剩下满路的枯木残肢。

用歪脖子树自尽确实合适,就连一个十岁的孩童都是想到如此好办法,一根枯木藤便足以了却生而为人的痛苦。

余一一一脚踹下了双眼如死鱼瞪出的陈正,那时候的陈正干干巴巴的,气力上完全比不过一一,被捆得严严实实的,一路从后山拉到了桃叶巷。

余父余母对这可怜的孩子倍感怜爱,家中也有能力再多养一个孩子。但陈正始终一言不发,双眼无神。

在余家呆了两天,这期间陈正滴水未进,神如枯槁,心如死灰大概不辞吧。

心病非药石可医,余一一能想到的,能救这个少年的大概只有先生了。

先生的善心本也可有限,但奈何不住自己的学生终日苦苦哀求,只得前去看了下情况。随后附在陈正耳边说了几句话,语罢,陈正双眼略微有了一丝光彩。

就如同神迹一般,在那过后,陈正在先生的私塾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不是收养的关系,以在私塾帮先生端茶送水、洗衣扫地,换取一日三顿的吃食。

先生收徒并没有什么拘束,在私塾的几个月里,陈正总会被一些孩子嘲讽,先生只是冷眼旁观,于是更有甚者直接对陈正拳脚相向。

一一问过先生,既然救了这个孩子,那为何不制止这些行为。先生只是回道“这人啊,命是天注定的,谁也改不了,该有的坎一道都不会少,况且你只是求我救他,他现在想活了,这不算救成了么?”

一一本想再争论点什么,但先生总归有先生的道理。于是,提起袖子,比施暴者更狠的报复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私塾的半年生活间,陈正脸上的死气淡去了不少,从最初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到最后两人成了这群孩子的头头。少年好似开窍一般,在这半年里身形迅速壮实起来了。

再往后一点的事情余一一知道的就不多了。少年离开了先生的私塾,流浪在桃叶镇,流浪多了就学会了找挣钱的营生。从最开始经常挨饿,死命不开口,馒头都需要被余一一强塞到嘴里,再到后来,在大户人家中当佣,跟随猎户进山打猎,为小镇郎中采药,与渔家出海......

营生的手段向来都丰富,更别提一具年轻力壮的少年身体。也许陈母有眼能看到陈正现在的生活,也足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