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莽山村…(2 / 2)

人们蜂拥而至,来村子里买东西的越来越多,消费群体逐渐由邻村扩展到市区,甚至外省。一到周末,许多市区里的人千里迢迢来这里淘宝。

刚开始,一些莽山村民看到有人“浪”货回来卖很是不屑,可眼见着这些人没几年就盖起小楼,告别了饥不择食的日子,就开始动摇了。有的也想加入,但已经很难再打入进去了。

作为一个长期靠三只手生存的奇葩,莽山村还自觉形成了一些所谓“行规”――送来的水货不问来路,卖出的东西不问去向,出门的乡邻不问到哪里,回家的人不打探消息。买与卖全在暗处进行,双方交易全凭一厢情愿。有奸滑之徒乘机卖一些见不得人的赝品,后来逐渐发展成大量批发假冒名牌,价格上也再没有什么优势。真真假假的各类商品,显露无疑的矛盾,将莽山村推入一个尴尬囧境。

各大商场经常会有贵重商品丢失事件,抓不到偷窃者就只能由售货员赔付,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都有。许多悲催的售货员成了莽山村发家致富的冤大头,为莽山村的穷困潦倒埋了单。

名声大噪,影响恶劣的莽山村终于招来当地公、工、警等单位先后三次“围剿”,出动人数多达五百余人。

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彻底根除这种病态畸形的生存方式。

当地zf研究后决定,帮助莽山村有需要的村民办理营业执照,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他们到市区批发商城走合法经营道路。出资硬化莽山村主干道,方便村民走出山区,更好的与外界接触,搞活全村经济。

那些个村子里“浪”遍全国的女人们,通过常年奔走各地琢磨出不少市场规律。如夏装应该在gd、zj一带进货,而冬装则应该转战bj、db。哪里的皮草便宜?哪里的衣服做工细致?她们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开始从事批发生意的“浪”女人们,做得也相当不错。

后来,莽山村头脑灵活会做生意的人家,手头宽裕后,嫌村子太过偏远不便,就都搬去城里住了;荒废下来的田地租给本村踏实务农的人照料。

清晨的这波庄稼人,就是依旧留守在莽山村,专心到田间务农的村民。

“额滴妈妈呀?!你们盯,窝四撒?!”一村民指着田里的一处地方,惊额地大叫起来。

众人纷纷顺着他指引的方向望过去……是什么?太远了瞧不清楚,得再离近点。胆小的畏畏缩缩不敢靠前;个别胆壮的握紧锄头慢慢挪过去……

防备一二很有必要。村子坐标山里,过去经常会有狼、熊出没;现在人类发展太快,将动物们撵得无处藏身,野生的几乎绝迹,只能到南岭野生动物园里瞻仰它们了。但即便如此,也不可掉以轻心,万一就是呢?

田里横着的物体逐渐清晰起来,待辨识出是啥后,胆壮的均浑身发木无法动弹,原地都吓尿了……

“哎哎哎!到底是啥麽?”立在远处不敢靠近的胆小村民询问,却半天听不见回应。那伙胆大的如同失了魂似的一个个傻杵在那块,一句话不说。

急的胆小的几人只好自个硬着头皮上前,毕竟好奇心占了上风。“爷呀!是人!”胆小的嚷完,其中一位旋即晕倒在地,其余的借助农具支撑着一直在哆嗦的,吓尿的身体。

……

“还还活着吗?”。

半天后终于有人出声

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