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三线子女的抉择(2 / 2)

许多落后的传统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过量的国有资本不断制造新的过剩产能,滞后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精细化分类改革”才是未来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

为了有利于国资的保值增值,提高经济竞争力,增强国企活力,推行集团层面公司制的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了大展身手的平台;而另一部分人则惶恐不安,稳定的饭碗被打破,今后的生活还有保障吗?他们对未来没有了底气和信心。

老友帮大部分都是身无长技、平庸无为,已入中年的人。这会一个个面色阴郁,闷闷不乐的样子,语气沉重的议论改制和出路的事。

老陶木讷老实,话语不多,一天到晚围着女儿老婆转,之前很少参加聚会。原本这会,他应该骑着厢式电动车,到学校接人。只是这次厂子、工作都要没了,陶爸心思沉重,担心自己骑车分心不安全,就把接女儿的任务交给陶妈了。

陶爸的爸妈,也就是陶琳琳的爷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响应当时国家为了应对危机,做出的工业国防体系分散布局的战略号召,背井离乡、拖家带口的从繁华s市来到位于西北这座城的偏辟农村,用青春和最无私的奉献精神支援三线建设。陶爸那会才五岁,人小思想简单,有吃有喝就满足了,体会不到原本身为大都市居民的父母,却要扎根穷乡僻壤的大西北,内心的苦楚和失落。

不过,几十年后,国家曾下达专项文件,凡当年为三线建设作出贡献的三线人员的子女,可申请返回原籍。只是时过境迁,这些人的子女大部分早已成家立业,难以割舍对当地的感情,于是,放弃了回原籍的机会。最终,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了回去。陶爸是留下来的人之一。他对老婆说,回去有什么用啊?工作生活,孩子上学,父母前两年也安葬于此,根本走不了了啊!而且,脱离了s市几十年,那里早就没有了可容身之地,难道回去喝风吗??

陶妈比陶爸小几岁,她母亲虽是三线过来的,但父亲却是地地道道本地人,所以陶妈压根就没回s市的想法。她是一个知足的人,比较满意现在自家的小日子。真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关系重新建立,想想都难。于是,两口子针对此事,意见迅速达成一致。

任谁在那个时期都无法料到,若干年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放弃返回原籍的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为自己当初的决择痛心疾首,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