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鹿蜀(1 / 2)

 杻阳山的山势平缓,草木丰茂,但山峦绵延,深不可知,据说在这杻阳山的深处,有一些神奇的生物出没,其中就有一种生物,叫做鹿蜀,传说只要把鹿蜀的皮毛剥下,做成床单,铺在床上,家里就能人丁兴旺,香火可以传承百代,但是也有人说,要吃了鹿蜀的血肉,才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张老酒已经到了不惑之年,腿脚不灵便,唯一的嗜好就是喝酒,家中有个结发妻子,平日里就靠着砍砍山脚的树木换点小钱,他原本的身子骨很强壮,但就是这口酒害了他。

据说,张老酒是从北边逃难过来的,当时六国混战,百姓流离失所,他的国家实力弱小,眼看就要被灭国了。

刚来村子的时候,没人知道他的真名叫什么,村里的小书生见他一个难民,腰间还别着酒葫芦,就上前探问:“这葫芦里,可有酒?”

张老酒见小书生生的面白清秀,礼貌地作了揖,回道:“这里装的不是酒,装的是命。”

小书生不信,想上手去抢。

张老酒见这书生多手多脚,也不搭理他,摆出一副臭脸,甩着袖子,大步离开了。

小书生自觉受了难民的羞辱,脸上挂不住,心里气不过,便在他身后喊道:“我在村口的名册上看到你名字了,你姓张是吧,你个臭酒鬼,张老酒,逃难了还舍不得酒。”

就这样,张老酒这个绰号逐渐传开了,时间一长,所有人都喊他张老酒,这一喊就喊了将近二十年,连他自己都忘了自己的真名叫什么了,小书生也总是喜欢拿他的名字说事,但就是不告诉别人他叫什么。

杻阳山不是很高,山上一直是艳阳高照,张老酒卸下身上背的弓和箭袋,摸了一块平坦的石头坐下,抬头看着从树叶间流淌下来的阳光。

时值深秋,这般柔软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张老酒只感觉一股疲倦感蹿遍了全身。

他从腰间摸出葫芦,放在耳边晃了晃,听这声音,酒葫芦里还有一大半的酒,他眯眼笑起来,脸上的皱纹牵动着嘴唇,露出泛黄的牙齿。

张老酒庆幸自己在山脚下的时候没有嘴馋,这会儿口渴了,酒葫芦里的酒不仅能解渴,还能满足自己的酒瘾。

张老酒喝过酒后,又听了听葫芦里的声音,这才放心地放下酒葫芦。

他靠在石头边的一棵歪脖树上,满足地呼出一口浊气。他看着四周,想找一根粗壮些的树枝做拐杖。刚满四十的年纪,张老酒的腿脚就已经不太利索了,就连手,有时候也会不自觉地颤抖,大夫说他这是酒喝太多了,但他哪管得了这些,照样嗜酒如命。

年轻的时候,张老酒跟着村里的猎户上杻阳山打猎,山上除了野兔野鸡,再没有别的动物,偶尔见到一只老虎,猎户都会非常小心地带着他绕道走,现在腿脚不利索了,只能在山脚砍砍树木,日子过的紧巴巴。

这次是张老酒不再打猎之后的第三次上山,前两次上山都只到第一座峰的半山腰,这次走的远了些,眼看很快就能到山顶了。

张老酒原本不想上山,但是他想要儿子,他去找大夫,大夫劝他把酒戒了,可他哪受得了那罪,之前狠心咬牙戒过一回,没忍住,现在喝的更凶,他让大夫帮忙出出主意,大夫不好说,偏不巧,当年的小书生来抓药,听到了张老酒的悄悄话,便给他出了个馊主意。

书生故意给张老酒卖了个关子,他凑近大夫耳朵边,轻声细语说了半天,大夫脸色阴沉,连连摆手,嘴里念叨着“不成不成,胡言乱语”。

张老酒好奇,凑上去想问。

大夫伸手挡住了张老酒,这让张老酒更加好奇,他心急,问道:“你们到底在讲什么呀?”

书生拦住了大夫,冲着张老酒笑道:“张老酒,你以前跟着咱村里的猎户学过打猎对吧?”

张老酒满脸迷惑,心想怎么说起这个来了,他张老酒找求子秘方找了这些年,十里八村的都知道,怎么就跟打猎扯上关系了。

书生催促道:“是不是啊?”

张老酒点点头,木讷地看着书生,等着看他给自己耍什么花样。

书生直起腰,踱步走到他身边,不急不慢地说道:“那你对这杻阳山可算是熟悉了?”

张老酒回道:“说不上熟,杻阳山也算挺大,不敢深入。”

书生摇了摇头,叹着气:“哎,那可就没办法咯。”

张老酒被书生吊的酒虫都快飞走了,急的开始跺脚:“你倒是快说呀。”

书生见张老酒急了,心想自己也耍够了,不妨就告诉他吧:“这杻阳山虽说不大,但山峦绵延,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到群山中去,据村子里的传说,山里有一种神兽,名字唤作鹿蜀,只要吃了鹿蜀身上的肉,就可以保你子孙满堂。”

张老酒心里更急了:“此话当真?”

书生平日里性子不算坏,就是爱摆弄自己的学识,好面子,喜欢别人夸他,张老酒刚来村子的时候给书生甩过脸子,那之后,书生就喜欢时不时捉弄他一番。

大夫看在眼里,上前提醒道:

“张老酒,那都是传说,村子里的人你传我,我传你留下来的话,谁都没见过那鹿蜀,更别说吃了它的肉能生孩子了。”

张老酒也不是很信书生说的,脸耷拉了下来,垂头丧气。

那书生自然也只是趁机戏弄戏弄张老酒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