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家暴(1 / 2)

 马姐来不及细想,把家里的抽屉都翻开,做成入室抢劫的假象。忽然,她想起小区里有很多装修的,记得有一次路过3号楼,楼前有一堆装修材料,当时一不小心踩了一脚沙泥。

她灵机一动,想着可以在现场留下一些带着泥沙的鞋印儿,让警察误以为是装修工人干的。她走出家门,打算去小区里找找,看有没有装修垃圾。

她忽然想到自己脚上的鞋是女鞋。哪有女人搞装修的?应该穿着男鞋留下鞋印,这样才可能误导警察。于是,她特地找出一双死者的鞋子穿上,找到沙子水泥踩了踩,又回家在屋子里走了几圈。

做完这一切,她有种虚脱的感觉,恐惧像夏日的雷雨一样滚滚袭来。她决定到妹妹家躲两天,临走的时候顺手带上那双鞋和杀人的刀。

去公交站的路上有一个垃圾桶。她见四下没人,拿出刀,发现刀上有血,找了张纸,准备将血擦掉。由于着急,加上十分紧张,擦拭血迹的手不听使唤,抖得厉害。

她一边埋怨自己没出息,一边草草地擦完,将刀和鞋都扔进了垃圾桶。垃圾桶每天都有人清倒,会把她作案的凶器拉走。但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那把刀被捡废品的捡走了。

她锻炼完回家,以及出小区去妹妹家,之所以没被小区大门监控拍到,不是因为她有反侦查经验,而是小区有一处铁栅栏靠近公交车站,有人为了图方便,将铁栅栏的铁棍弄弯,从那里可以钻进钻出。坐公交车又不愿绕远走大门的人,很多从那里进出。案发那天,她就是从这个“门”回的家。

这是童欣工作以后第一个有成就感的案子。今天听了董小约所说的“暴力敏感”,细想起来,这个案子中运气之所以落到她身上,是因为她对暴力的敏感,使她能够敏锐地嗅出凶手被家暴的气息。

可见,遭遇有时会成为命运的帮手。我就暴力敏感了!有什么不好吗?!

童欣看着天上的月亮,又升高了不少。她忽然感到,那月亮像天上的一个洞,洞口有个门,穿过去还有更大的空间,让她想到了“脑洞大开”这个词。

此刻,童欣也是脑洞大开,她又想起另一个案子,也与董小约所说的“暴力”有关。

那是企业家张阳家暴妻子的案子。那天晚上,童欣本来不值班,她有事没做完,加了一会儿班,正赶上有人报案。

两个值班的男民警要出现场,在走廊里碰到童欣,出警的刘警官眼睛一亮,招呼童欣:“小童,跟哥出趟警吧。”

原来,报警原因是因为家暴,报警的是个孩子,说他的爸爸正在打妈妈。警情里有女人、有孩子,有女警在比较好。

童欣很好说话,一听是家暴,她立马义愤填膺。这个时候即使拦着她,她也会抢着去。居住的小区里都是别墅,一看就是富人区。

他们找到报案那家,上前敲门。一个暴躁的男人冲出来,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当他得知家里有人报警的时候,更被激怒了,大叫道:“这是我的家!是我的私人领地,受法律保护!不是你们这些小警察说进来就能进来的!”

童欣听后,心里的火像崩爆米花似的,瞬间炸了。她刚要上前理论,刘警官冲她摆摆手,一副很有经验的样子,不急不恼地说:“我们小警察也要依法办事啊。我们是人民警察,有人民报案,我们不能不管,您说呢?”

暴怒男人说:“你信不信,我现在就给你们局长打电话?”

“好啊,让我们局长知道也好,不然我们这样的小警察,平时很难有和局长说话的机会,我得谢谢您!如果您把各大媒体招来,那就更好了!让我们这些小民警,也体会一下上报纸、上电视的感觉。”

刘警官的态度很硬,但手法很油,既没退让,还将对方顶得够呛,让童欣打心眼儿里佩服。派出所民警虽然接触不到大案子,但论起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本事,绝对是高手!

那男人随即明白了现下的处境,很快转变态度,变成一脸的讪笑。

童欣看他很面熟,想起在电视上看到过。对了,是他!一家知名it企业的创始人,好像叫张阳。他在电视里出现的时候,总是一副成熟、自信又有学识的形象,没想到这样的人竟会家暴!

童欣插话问:“您是张阳吧?”

那人看了童欣一眼,没说话,但一脸的窘迫说明童欣没说错。

刘警官说明来意,张阳马上换成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看起来一脸的无辜,说道:“你们弄错了吧?我们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有家暴?”

刘警官解释说:“报警的是一个孩子,而且据接警人员说,从电话里能听到激烈争吵声。”

张阳说:“肯定是孩子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