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黄皮子讨封(1 / 2)

 大山里的天气,最是变化莫测。

一炷香前还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让人觉得闷热无比。

可是凭空几道响雷过后,很快便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

山雨一般来的快,去的也快,最多不过两三个时辰。

可如果是临近傍晚,那就另当别论了,有时候直接下一晚上都有可能。

充沛的雨水让山林之间升起一层蒙蒙雾气,看去白茫茫一片,能见度不足十米。

此刻。

大山某处密林,一群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赶山人正艰难地跋涉而行。

雨水将地面打湿,一脚踏上去,湿滑无比。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要狠狠摔上一跤。

也正因如此,尽管雨势渐大,众人也不敢贸然加速赶路,反而更加小心谨慎。

与此同时,林间一股枯枝烂叶发酵的腐败气息升腾而起,让人心生恶心之感,让这一段本就不好走的行程更加艰难。

这一行人前前后后共有八人,有老有少,也全都是男人。

有的背着布袋,有的背着箩筐,看这一路走来那小心翼翼的模样,想来应该都有不小的收获。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赶山人一年到头没多少时间在大山里晃悠,却都靠着那么点山货过日子。

大富大贵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算是尚能饱腹度日罢了。

队伍的前方,是一名身材略显魁梧的汉子,手提一柄宽厚的砍柴刀,一路披荆斩棘,为众人开路。

他叫赵二牛,是黑水沟赵家庄的人,别看他面容憨厚老实,却生得一身蛮力,从小便爱争强好斗。

三年前,南安县境内,天大旱,赵家庄和杨家湾因为农田浇灌争水引发械斗。

他在地里听闻此事,二话不说,提着干活的锄头便加入其中,不消片刻,地上就躺了一大片杨家人。

自此,赵铁牛,赵蛮牛的名号就在黑水沟传播开来,可谓凶名远播,风光一时无两。

不过也正因为那件事,最后惊动了官府,他被押进了衙门,吃了板子,还关了好些日子。

最后还是赵老爹在衙门跪着哭着求了七天七夜,把眼睛也哭瞎了。

县老爷严刑律法,不肯饶情,却惹得民生哀怨。

最后迫于无奈,这才不得不将赵二牛放了出来。

却是警告他,如有下次,立斩不饶。

赵二牛自然不敢忤逆,只得连称不敢。

可出了大牢他才知道,自己老爹的眼睛竟然哭瞎了。

一时悲恸大哭,自责难当,呕血数升,之后便大病一场。

实在令人唏嘘。

不过。

从那以后,却是再也没听过赵家庄赵蛮牛又动手打人的话。

“铁牛大哥,你说的山神庙还有多远啊?”

在他身后,是一名身背布袋,十五六岁的少年,年岁虽小,模样看着却是有些沧桑。

听到身后的询问声,赵二牛也是难得地停下手中劈砍的动作,抬手擦了擦额头的热汗。

随后噎了一口口水,道:“我记着应该是不远了,等再穿过前面这个山头,到了大路,就不远了。”

赵铁蛋一听还有这么远,顿时有些崩溃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跟着庄里的大人们出来赶山,原本还以为和在家里放牛撒野差不多,那成想这样累人。

如果不是不想在自己偶像“赵铁牛”面前落了面子,他只怕要哭鼻子闹着要回家了。

赵二牛自然也知道这小家伙可能有些顶不住了,伸出粗大的手掌拍了拍他头上尖尖的斗笠,鼓励着说道:“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赵铁蛋鼓了鼓嘴,闷闷地嗯了一声。

赵二牛又看向身后的众人,朗声说道:“天马上就黑了,还下着雨,我们还是去山神庙里躲一躲安全些。”

“听你的!”

众人自然不会反对,对于赵二牛他们还是很信任的。

赵二牛点了点头,转身继续在前面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