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1 / 2)

 (壹)

今天本来感觉无话可写,刚刚翻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商务印书馆给我推了一个消息,头条是《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第二辑今日正式发布。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家方言,我的老家话属于湘方言的老湘语,属娄邵片。

老家的方言其实蛮复杂,就单纯以我个人感觉来看。

以“石头”为例,一个村里面,我们这边一般称为撒(sa四声)斗(do一声)公(gong一声),差四五里路的另外一个院子喊茅(mao四声)栗(li一声)公(gong一声)。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也有“我哩”“我咯”两个词。“你们”和“他们”则归纳进了“几哩”“他哩”这两个词汇里面了。

而且在组成句子后也有变化。

普通话:“他丢了一颗石头”

老家方言:“几(diang)了一搭撒斗”

老家的方言和民风民俗这几年也是在伴随着市里的经济开发逐渐消失,很多东西,我们这一代还在乡村生活的可能还会遵守,哎,下一代别说遵守了,有些民风民俗他们根本可能就不知道,甚至都没见过。

我这边老了人,周围院子里和各房亲属过年正月初一初二要去“烧芯子包”。主家当天要摆几桌还要回礼,现在到城里之后,有多少人会兴这样的事呢?

七月半,中元节,我不太清楚其他地方有没有这个习俗,我老家一般七月十号就要开始接“老客”,然后七月十三送“老客”,还要做“老客粑粑”

风俗习惯太多了,我看看以后能不能忽悠老头来写一些东西,讲真别说我这一代了,算上我家老头他们那一代,也就老头对这些东西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