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五章 康熙来了?不,是昌期(2 / 2)

李靖,这是李世民推荐的人选。刘基,朱元璋推荐的人选。韩信,刘邦推荐的人选。目前来看最有后台的三个人。</p>

但是诸葛亮却比较倾向于戚继光和另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p>

就在诸葛亮正在苦思冥想的时候,刚刚给他搭配上的亲兵打断了他的思绪。</p>

只听那亲兵隔着门对他禀报道:“首相,门外来了个叫龙昌期的人,说要见您?”</p>

“康熙?”</p>

那亲兵的官话——也就是普通话——实在不怎么样,害得诸葛亮直接把名字都给听错了。</p>

那亲兵于是赶紧纠正道:“不是康熙,是龙昌期。”</p>

不过这话在诸葛亮的耳朵里,听起来就像“不是康熙,是龙康熙……”</p>

诸葛亮索性抽出一张纸递出去,说道:“把名字写下来。”</p>

那亲兵本来想说我不会写字来着,不过转念一想,那老头看上去挺斯文的一个人,说不定他就会写,于是带着那张纸就出去了。</p>

诸葛亮没想到亲兵竟然就这样走了,不由的有些尴尬,他还以为能像是在学校里听刘洪的方言那样,听不明白可以直接写纸上呢。</p>

这个时候站在门外的龙昌期也陷入了尴尬。本来以为这亲兵出来事情自己进去来着,毕竟自己是皇帝请过来的人,没想到那亲兵却递过来一张纸,让他把自己的名字写上。</p>

龙昌期是在闹不明白这是哪门子的规矩,不是已经递过名刺了吗?他当然不知道,这些招募来的亲兵原本都是乡农出身,哪里知道士大夫们交流的规则。接过那张名刺的时候,他还以为是送礼的礼单呢,</p>

现在,那份“礼单”已经躺在管家的桌子上了。以前只是个里正的管家,现在正和一帮子人研究那玩意儿是什么东西呢。</p>

虽然想不通,但是龙昌期还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合适的理由。那就是这位大越国的宰相大人想要见识一下他龙昌期的书法,所以才让手底下的人这样刁难自己。</p>

于是他接过纸张,正准备挥毫泼墨的时候,却见那名亲兵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拍自己脑门,然后转身跑了回去。</p>

不明所以的龙昌期只好继续等在那里,也许这个书法还真就不用写了呢。他龙昌期的书法,虽然说还可以,但是在众星璀璨的大宋朝,其实也拿不出门去。他现在倒是很担心,如果非要自己写的话,入不了宰相大人的法眼可该如何是好啊。</p>

怀着不用展示书法的侥幸,龙昌期等着那名亲兵跑了回来。不过他看到那名亲兵手中所拿的东西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侥幸纯属不应该出现的东西。</p>

那是一支笔。</p>

而且是一直从来没见过的笔。龙昌期都觉得自己能看出来那是一支笔,实在是太不容易了。</p>

“给,你写吧。”那名亲兵倒是实在的很,虽然龙昌期没有听清楚他说的什么,但是通过动作就可以领悟到了。</p>

接过亲兵递过来的笔,趴在墙上歪歪扭扭写下自己的名字之后,龙昌期估计这位首相大人是不会见自己了。</p>

那亲兵却不管这么多。接过纸笔就像诸葛亮的书房跑过去。</p>

当诸葛亮看到那张写着“龙昌期”的纸张时,哭笑不得的神情早已经占据了他的脸庞。</p>

“以后得招募一些家丁去。家里的琐碎事,就不能老是用亲兵。”</p>

诸葛亮一边小声嘟囔着,一边走出大门迎接龙昌期的到来。</p>

他当然还记得龙昌期是舒婷贝请来的客人,也知道这个人是另有妙用的。(未完待续)</p>

ps:要写上架感言算是潜规则吗?咳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