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董璜是个好男儿(1 / 2)

三国up主 隐于深秋86 0 字 2022-10-09

 “弘农王,莫要颠倒黑白、胡搅难缠,我等乃兄长至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璜儿有何理由会害兄长?”

场中毕竟还有清醒之人,没怎么说话的董旻此时冷冷开口:“更何况,抄掠雒阳犒赏士卒之策,也并非董璜提出,乃是......”

“嗯?......”就在董旻要说出董卓名字时,老董此时却拉长了鼻音儿,哼了一声:要是敢说出是老夫,信不信一酒樽砸你头上?

现在这个问题有争议,而自己是领导,领导又怎么能错呢?

对了,汉代的酒樽,是青铜铸造的......

董旻果然比董璜强很多,虽然也贪杯嗜酒,但这位当初在雒阳北宫大乱时,当机立断怂恿何进部下杀死何苗的聪明人,很快见风使舵:“乃,乃是众将领的提议,非是璜儿一人所提。”

董卓闻言,满意地给了他一个赞赏眼神儿。

随即努力压制上头的酒意,向刘辩言道:“殿下莫要胡闹,适才我等不是说得好好的,怎么现在又不行了?”

“光喝不闹不热闹嘛。”刘辩也打了个哈哈,先让只有董璜受伤的世界完美达成。

同时心思电转,迅速捋了捋脑子里的逻辑,才开口道:“不过说归说、闹归闹,正经事上不开玩笑。”

“司空可曾想过,称霸天下当何为根基?”

“自然是兵权!”

董卓回答斩钉截铁,道:“唯有兵权才能让老夫纵横四海,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俯首帖耳,也能想废......咳咳,反正兵权才是根基。”

准备了一脑子逻辑的刘辩,当时就幽怨了:才能想废皇帝就废是吧,你这是当着和尚面骂人秃?

无意一刀,最为致命。

但万千黎庶性命在身,他也没时间自怨自艾,只能装作没听懂继续道:“司空言之有理,却还不够深刻。”

“兵权就是士卒,可士卒也是需吃饭的,手里兵甲器械也需有人打造。身上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黎庶们裢啊......”

“嗯?......”

“咳咳,孤的意思是士卒也需各项保障的。只有黎庶为士卒提供这些,司空才能拥有令人生畏的兵权。”

“嗯......”这话很对,董卓也不抬杠,但他却一脸奇怪:“可这些,跟士卒抄掠雒阳又有何关系?”

“因为士卒不可能只抄掠贵戚富户,甚至可以说,只会抄掠黎庶百姓。”

“一来贵戚富户家中有私兵僮奴,抄掠会受到反抗。二来司空也需要那些读过书的人,帮着料理处置政务。”

“剩下的,只能是苦哈哈的百姓。”

说到这里,刘辩不由面露痛苦感慨:“可百姓们早就成了穷鬼,没油水可榨了。要是司空再纵兵抄掠,必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以致民心大失!”

董卓一愣,思索片刻后随即摇头道:“弘农王过于看重黎庶了,区区黎庶,也就用来耕田、募兵、纳赋、服役而已,如同大河砂砾、原上野草。今抄掠一些,明日复又无穷,何须在意?”

刘辩心头陡然又怒,压不住火道:“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纵不惠民,亦不扰民,孤未曾见有扰民害民者,能身浮人望、长治久安。”

“司空新入雒阳,根基不......不,非是根基不稳,而是可以说毫无根基。士族又骄矜自大,向来鄙薄寒门武夫,不肯依附。”

“如今可以依托的便是黎庶,唯有养精蓄锐、积攒声望,以为实至名归的中兴之人,方可水到渠成、改换天地。”

一番话有理有据,且从赠酒后董卓的表现来看,对自己已有一定的信任和认可,情感方面还是可以的。

果然,董卓随后面上呈出沉思斟酌之色,盯着刘辩看了片刻。刘辩心中无愧,也的确是在为董卓谋划,坦然与之对视。

万没想到,董卓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道:“弘农王所言,确有一些道理。然老夫心意已决,又岂能无信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