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双管齐下(1 / 2)

大发明 半埂草 3273 字 2019-09-22

 得出这个判断,并不是说叶枫的战略眼光更敏锐,而是因为这个主意本来就是他告诉洪仁,进而由洪仁说服洪秀全的。他记得历史上就在这段时间,李秀成也采取了奔袭杭州,以解天京之围的策略,并成功击破江南大营,但是起初洪秀全并不同意,有洪仁的帮忙,这件事较历史提前了许多。

与前两次控制福建和广东是由石达开的太平军冲在前面不同,这一次华夏新军将单独行动,三个营一千五百人肯定是不够的,叶枫打算从福建再抽出一个营北上,如果曾国藩南下,杉关的那个营可以往后撤一撤,兼顾镇慑福建地方,配合十个营的警备军和新式民兵,足以稳定福建形势。

这样一来,北上江浙的军队就包括四个营华夏新军,六个工程营,其中包括两个炮营,另外还将动用十个营警备军,和同等数量的新式民兵营,总计动员力量近两万。

从数量上看这支军队并不庞大,但拥有近六千条最新式步枪与几十门最新式的火炮,以及其它一些新式武器,叶枫觉得至少目前还没有一支清军或者是城池能够挡住自己的步伐,但是扩军是必须的,如果真的能够入主江浙的话,和清廷摊牌的时间也不远了。

“陆石武,告诉福建的徐润,做好物资筹备,另外抓紧新军的训练,一旦装备齐整,马上扩编新军规模;王韬,你和唐廷枢说,让他和英国人,最好是能购买一批火枪,稍微差些没关系。可以用来装备新式民兵,”叶枫道。

王韬连忙答应,又道:“大人,你似乎忘了台湾那边还有最早的四个营新军,也应该可以调动过来。”

台湾的华夏新军装备的还是最早从美国带过来的两千杆夏普斯步枪,也是非常先进的,叶枫想了想决定直接调两个营待命,决定了参战地军队,就让詹森、库科奇和伍廷芳去研究作战计划,并准备行动。

“如果进军浙江的话。势必将和天京和北京发生直接的接触,甚至是冲突,大人可是已经有了对策?”等众人走后,想法和叶枫比较接近,已经成为心腹幕僚的王韬认真地说道。

叶枫摇了摇头:“没有万全的对策,不过我想该来的总归会来的,天京也好,北京也罢,如果它们阻碍中国的发展,迟早是要被人民搬开的。方今世界发展迅速,迟不如早,我们只有和时间赛跑,这次是个好机会,总不放弃。”

叶枫知道自己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近代科技地发展。电力、通讯、冶金、化工这些重要的工业技术这两年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果中国还是一副睡龙的模样,其后果可能比历史上还要凄惨,他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王韬点了点头:“大人说得不错,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用一猛药,只要得到洋人的支持,再拥有浙江、上海和苏州,华夏便有了立国的资本。”

“立国?”叶枫脸上露出一丝讥诮的笑意。幸亏王韬没有说什么争霸天下:“我要做的不是独立一国,而是华夏复兴,我不会允许华夏分裂。虽然不希望通过流血的战争来整合这个国家,但如果必要,我也不避讳用军队扫除任何分裂因素,华夏就是华夏,无论少了那个部分都是不完整地。”

王韬很严肃地点了点头:“强学会和少年社已经在广州成立。并将《万里长城永不倒》作为会歌、社歌。很是吸引了一部分有识之士和青少年,黄胜也已经前往上海。尽快在那里建立分部,福州华夏报社那边暂由徐润负责,广州这边的报纸是黄胜推荐的香港人何福堂在做,这个人的思想比较接近西方,但是受基督教的影响太大,是个牧师。”

“我们现在能用地人不多,事务性的工作可以交给他做,但是在方向上你必须把关,”叶枫道。思想宣传一直是他比较重视的工作,除了报纸、刊物、书籍和小册子,叶枫还在福州成立了强国学会和少年强国社,吸收思想上比较先进的有识之士和青少年加入,还开办专门的形势学习班,有时间就去讲课,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可以放手使用,适合新形势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