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中国攻略 320 海州(1 / 2)

大发明 半埂草 0 字 2021-09-23

 第六集中国攻略320海州</p>

虽然在当初的谈判中承诺了很多东西,叶枫也没打算反悔,但是对海州盐商来,有很多事情却不得不改变,譬如华夏在一八六二年开始逐步取缔华夏币以外的各种货币在商品交易中的流通,各种政府收费已经率先实现了这种改变,如今所有的税收也将统一使用华夏币缴纳。</p>

银行开始拒绝进行华夏币兑换金银,金银交易将有专门的市场,由华夏中央银行管理,央行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掌握了可观的黄金、白银以及英镑储备,不过叶枫还是让陈东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以确保货币不会贬值。</p>

叶枫现在能直接控制瑞银远东、华夏国民两大银行,再有罗斯柴尔德和华夏商业银行的支持,足以抵挡汇丰、渣打在远东的力量,不过金融市场就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叶枫也是一刻不敢大意。</p>

通常情况下,直接使用贵金属作为货币参与交换,存在的金融风险就比较,因为金银等贵金属的价格是比较保值的,波动很。</p>

但如果使用铸币尤其是纸币的话,因为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或者这个价值和面值不等,那么就可能会因为很多种因素发生波动,甚至震荡,大幅度贬值等。</p>

所以在管理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叶枫是不敢大量发行,全面推广华夏币的,特别是纸币,这东西是名副其实的双刃剑。运行得好不仅政府能够获得铸币收益,而且可以使商业贸易更加兴盛发达。</p>

</p>

通过一年地努力,叶枫初步整顿了金融市场,特别是传统的钱庄已经很难生存,就算存在也很难参与、影响华夏币的运行,如今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限制千两以上的银钱交易。商业合同的货币一律使用华夏币才能受到保护,逐步取代金银。</p>

海州的盐商刚刚加入便要面临这个问题。虽然他们家财万贯,但是这银子却不能流通,除了华夏地制度,华夏币本身也积累了足够的信用,民间使用越来越广泛,在上海这些地方消费,很多店家都只接受华夏币。这倒是央行地一项专门的鼓励措施,叫做特约商户,政府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定消费,公众宣传等支持,店家打出旗号只接受华夏币,如今上海很多中高档的消费场所和商号都有这样的标记。</p>

如今这个政策也要在海州推广,海州的盐商或多或少都要将自家的金银兑换成华夏币。华夏这边交易时往往又都支付华夏币,这样华夏币就会在海州落地生根。</p>

对于华夏地新政,海州的商人多少都有些接触,但只有实地经历过才知道近代化的真正面貌,海州盐商本来对总督府发出的招商请柬是有疑虑的,但是当他们亲自坐了一会火车。半天时间便从上海来到杭州,又参观了车站的运营以后,对叶枫提出修建海州铁路的商业计划顿时充满兴趣。</p>

华夏承诺的是谁修路谁经营,不过政府会进行监督,以确保铁路地质量标准和安全,以及公共需要,政府会对铁路的运营提出很多严格的标准。</p>

即便如此,海州盐商对修建这样一条铁路依然很感兴趣,不仅仅是铁路的运营本身就有利可图,更重要的是铁路对于海盐的销售运输能起到地作用更大。</p>

唯一的问题是眼下战局不明。对海州盐商来他们能修造的铁路也只能连接海州和徐州的这一段。如果是要连通到上海来的话,那只能是沿范公堤走盐城、海安、泰州这条线。相当于叶枫记忆中的沿海高速,甚至在那个时代,连通这个地区的沿海铁路还只是在计划中,可以想像这样的一条铁路必定是经济价值和修造难度、投入相比效率不是很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