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道谢(1 / 2)

 但这人却又是瑄王送来的,若是好吃好喝地伺候好了,却又得罪了瑄王。</p>

府尹也是进退两难。这皇上的口谕一到,安宁郡主的金令一亮,府尹的心头便是大喜过望啊。</p>

有了皇上的口谕在前,那只管说是皇上的圣旨便是了。</p>

身为臣子,忠君乃是上中之上,即便是瑄王,也不能以此来怪罪于他。</p>

温老太太就这么被送回了家中。</p>

这么一惊一吓之后,即便是回到了家中,温老太太也仍是战战兢兢的。那温启看老娘被吓成这样,不禁对瑄王大为不满。</p>

“这瑄王也太不近人情了。母亲年迈,他竟然说关就关。那大牢是何等地方,母亲这样的身子,把人关进去,万一关出个好歹怎么办?”</p>

吕轻灵一边给婆婆奉茶,一边偷着瘪嘴,心道:瑄王是何等人物?人家可是高高在上的王爷,皇上的亲弟弟。莫说是你一个四品官员的乡下母亲,便是那沈仕昌一家,也是说抄就抄,说关就关。这些不想干的人的性命,在他眼里,怕是连沈碧瑶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竟然还敢在这里抱怨。</p>

只是,这些话她可不敢从嘴里说出来。抱怨的人是她的相公,抱怨的原因是她的婆婆,她若说了一言半语,又会是一顿好骂。</p>

相公倒也算了,不会说什么重话,最多也就是摆些脸色给她看。可这婆婆却不好说了,护儿子护得紧,容不得他人说半句,一但发起蛮来,那可是撒泼打滚,什么上得不台面的招数都使得出来。</p>

吕轻灵想想就觉得头疼,尽可能得不去招这对母子的脾气。</p>

好容易将婆婆伺候得睡下,吕轻灵回到屋里,对温启道:“相公,这回秦姐姐帮了咱们大忙了,我想明日上门去道谢。”</p>

“应该的,”温启点头道:“秦姑娘救了我母亲,我也理应上门道谢。明日下朝后,我便与你一同去吧。”</p>

府尹将这温老太太送回家的同时,也派了个人去瑄王府通报,说是安宁郡主命人拿了牌子来,带了皇上的旨意,他这才敢将人放走的,并非有意忤逆瑄王。</p>

王府里的福贵得了信,也不敢耽搁,当下就去了帽儿胡同报信。</p>

福贵将府尹报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向自家王爷说清楚了。古璟瑄起先十分不满地皱起了眉头,稍后,听说是皇上也下了旨意,便一言不发地打发富贵回去了。</p>

温老太太对沈碧瑶出言谩骂,只关了三日不到,自是不能让他解气。只不过,此事竟然捅到了皇上面前,他也不便再将人又关回去。但,这笔帐,他却是结结实实地记到了温启的头上去了。</p>

次日,吕轻灵便与温启一同带上好礼,去了京郊别院。</p>

礼品是上好的燕窝与百年山参。出门前,温老太太抱着礼品盒子不让走,嘴还骂着媳妇败家。</p>

“燕窝和山参这样好的东西,说送就送,那秦姑娘小小年纪,哪用得着吃这样的好东西?”</p>

吕轻灵忍不住回道:“人家可是郡主的亲妹妹,太后的亲侄女,不送些好的,哪里看得上眼,咱们又哪里好拿得出手来?”</p>

温老太太不依不饶地道:“郡主的妹妹,太后的侄女又怎么了?送些我从老家带来的土产过去,就当让她尝个鲜,她定是没吃过那些。”</p>

这话说出来,吕轻灵都替她觉得害臊。</p>

那些婆婆从乡下带来的所谓土产,买像不好不说,都拿一片破布包着,也不知道如何做出来的,干净不干净。连她自个儿都不敢下嘴去吃,更别说拿出去送人了。</p>

更可气的是,那温启非但没有劝着自家娘亲,反而来说她的不是。</p>

“你有这样好的东西,连我都不知道。我娘亲从来没见过这些好东西,更没吃过,你这样当着她的面拿出去送给外人,她哪能不心疼呢。我看,不如,留下一些给娘亲尝尝,剩下的拿去送给秦姑娘吧。”</p>

吕轻灵气得说不出话来,可是,照这情形,不留下些定是出不了门的,便只得依了温启的话去做。</p>

重新包好礼物出了门,坐在马车上,吕轻灵还觉得委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