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玄真观(上)(1 / 2)

 暂且不提完颜雍孤坐于城北驿馆厢房内睹物思人、泪流满面的种种对爱妻的愧疚凄然之态,且说帖木真一行往县城西而去,却并未进入城西热闹的马市,而是径直从西城门而出,继续驱马赶往良乡县城以西,与涿州交界处的玄真观了。

在快马往西赶了一阵路后,帖木真他们很快就来到了良乡县的西界龙泉河畔,再往西过了河,就是涿州的地界了,而涿州境内有大房山山脉,山中有金朝历代先帝的陵寝,自然,这玄真观也就不可能在龙泉河以西了。所以,在沿着龙泉河东岸,又往北面的小道行了一阵后,一座掩映在松、柳之间,泰然幽静的道观便出现在了帖木真等人的面前。

这道观背倚大房山余脉的一片布满树木的小丘,前有溪水泊泊而流,山门之外,一段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两侧,有人为栽植的松柏、杨柳和槐树,深秋之际,秋风遍扫,卷起枯黄落叶飘飘洒洒,悠悠而下,此时未见其他香客前来,不显喧哗,倒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在此地立观,倒也符合道家远离浮华,于静谧孤独中苦修大道的意境。

帖木真在山门前下了马,此处山门乃是一个四柱三门的古朴牌楼,正中门楣镌刻“玄真观”三个大字,牵马过了山门后,再往北行一阵,便见到了玄真观的一片主体建筑群落。

在大兴府本地土著马庆的一边介绍下,帖木真和众人拾阶而上,彻底进入了这座道观之内,而后,沿着南北中轴线顺道游览了灵官殿、玉皇殿以及它们左右两侧相配的药王殿、财神殿、救苦殿、三宫殿等几个配殿所供奉的神仙塑像之后,帖木真左看右看,倒是看到了几个在殿内打坐的青衣小道士,但却始终未能看到自己在小汤山温泉偶遇的那一大一小两个“同道中人”,他打算再往里游览瞧瞧,如果还是不能遇到那两个家伙的话,他就准备带着人回中都去了,毕竟,虽然这玄真观幽静秀雅、风景不错,但他又不是真的信了道家神仙,却是对于礼拜诸多仙人之类的,不怎么感兴趣。

帖木真带着众人,继续在马庆的引导下,又往北进入了重阳殿,嗯,这座殿的名字有点熟悉呐,貌似在射雕中,全甄的创派祖师好像就叫做“中神通”王重阳?

于是,看着殿中那颇有一番仙风道骨的巨像,帖木真就问马庆:重阳殿中供奉的是什么神仙?

这位牵拢官挠着头想了想,接着一拍巴掌,告诉帖木真说,他想起来了,据说这殿中供奉的乃是这全甄道创派仙长——重阳真人是也。

这一下子,帖木真算是确认了,这殿中巨像所塑,就是在武侠世界中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高手——全甄道创派祖师、中神通王重阳!

于是,在这座殿中,帖木真特意多停留了一会儿,还颇为严肃的向王重阳塑像抚胸行了一礼,以此表达了一下对这位传说中“武功高手”的敬仰之情。帖木真的这番姿态,倒是让博儿术、木华黎、豁儿赤、忽必来等人感到颇为奇怪,他们看着帖木真向王重阳塑像行礼,心中估计还在奇怪呢,大哥、首领呐,咱蒙古人不是信仰长生天的吗?你咋现在对着汉人的神仙抚胸行礼起来了呢?所以,博儿术忍不住问了一句说:大哥,你认识这汉人的神仙?

于是,帖木真又把锅甩给了曾经一路陪着他们到中都来的耶律阿海,他一本正经的回答博儿术说:阿海使者曾在来中都的路上告诉过我说,这位全甄道祖师王重阳,遇仙人而得奇术,他生前游历四方、武艺不凡,喜帮扶弱小,救济穷困之民,所以他是个品德高尚又勇力不凡的男人,按照咱们蒙古人的说法,这王重阳既是个薛禅(蒙古语,贤者),又是个巴特尔(勇士),所以,这样一位汉人中的英雄,值得我向他行上一礼。

原来是这样,博儿术恍然的点了点头,其余如忽必来、木华黎、豁儿赤几人听了,也全都认可的点了点头,于是,他们几人也全都学着帖木真的样子,郑重的对着王重阳的塑像,抚胸行了一礼。

在瞻仰完王重阳的塑像仙颜后,帖木真他们出了重阳殿,继续往北绕过一座巨大铜鼎,想要最后再往马庆口中的三清四御殿一观,如果在那里,帖木真还没有看到那俩“同道中人”的话,他就准备带人回中都了。

而就在他们刚刚绕过铜鼎之时,大鼎的侧前方,东面的客堂内,有三人恰好踱步走了出来。

帖木真定睛一看,这三人,其中两人看着年长,都是约莫三十余岁年纪,另一稍稍跟在二人身后的,则较为年轻,看着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而且三人,都是一身青衣大褂的道人打扮。

哦豁?运气不错,还真就被自己碰到了,帖木真看着三人中的一大一小两个,嘴角微扬的想到。

却是这三人中,恰好便有前日里,他在小汤山温泉中偶遇的两个家伙,一个是“智平”,另一个,则是“智平”口中的师父。

而恰好,这两位也看到了帖木真,于是,此时一身青衣大褂,头戴纯阳巾,看起来颇为一本正经道家真人模样的“师父”,亦是认出了帖木真,他停住脚步,微微一笑,面上丝毫不显尴尬,而是对帖木真朗声道:“何其有缘也,天下之大,贫道今日竟在此处,又遇到了您这位同道中人?”

而在他开口后,他身后跟着的“智平”看到帖木真,则一脸尴尬,脸颊微红,好像一下子又想起了他自己和师父在小汤山温泉“历练道心”的情景。这个名为“智平”的少年唇红齿白,模样俊俏,身材纤瘦,头裹逍遥巾,巾下两条白色剑头飘带随风轻扬,更衬得少年有一种玉树临风之态。

帖木真亦是停下了脚步,看着已然走下客堂石阶的三人,对着那名“智平”口中的师父笑道:“我从塞外贩马而来中都,听闻这全甄道观祈福灵验,所以今日便特邀友人一起,来这玄真观拜一拜神仙了,不料在此地,又得遇道长。”

对于帖木真的回答,陪在他身侧的马庆等牵拢官也没有插嘴,马庆甚至还在心中暗暗点头,毕竟外邦使者来此游览,暂时隐藏身份还是必要的。

而此时,在这智平的师父另一侧站着的,年纪与智平的师父差不多,但更为英俊的一名道人,亦是开口笑问道:“施主您,竟与我师叔是旧识?”

“我们在昌平见过一面,这位道长实是令我印象深刻。”帖木真先是看了一眼“智平”的师父,继而笑着回复那名英俊的中年道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