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见闻(中)(1 / 2)

 由于安答堡子城整体呈现出“日”字形结构,内城就在“日”字中间的那一横,也即是一道内城墙的北面位置,在进入内城的门洞后,下马步行不久,帖木真他们便在阿剌兀思和侍卫的带领下,径直来到了位于内城西面的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宅之中,这座宅第在内城中占地最大,它除了中原的飞檐斗拱、照壁、楼阁、廊庑之类的传统汉地特色外,也处处可见带有十字形雕花纹以及基督教圣经中的某些经典故事之类的壁画,甚至在中庭之前,还有一座目测高达五米的巨大四翼天使白色石像,其状貌威严端庄,双目凝视远方,显得神圣不可侵犯,有了这些基督教的特色元素,令帖木真觉得,这处大宅倒是颇有一种中西合璧之感。

在帖木真他们进入前院的正堂之后,在堂内最北侧的上首雕花座椅上,已然有一个青年男子端坐其上,他的手里拿着一本书册,像是正在仔细的研读着。

当众人进来时,听到他们的脚步声,上首的男人从书册上移开了目光,朝着他们淡淡的望了过来。

这个青年男子有着和阿剌兀思一样的俊朗容貌,他的目光平淡,但却自带有一股从容气度,他在看向帖木真他们一一众人进来时,眼神是丝毫没有怯懦躲闪的,他嘴唇上和下颔之间,留有一圈儿浓密的络腮短须,并被修剪的很好,丝毫不显杂乱。他的头上戴着一顶尖顶花瓣形金冠,左耳戴着一枚银质圆耳环,身着黑色圆领窄袖长袍,长袍之上用金银丝线绣有大团花兽纹,这些大团花兽纹每一个都是三只雄鹰展翅、鹰头相对、互相围绕组成的精美图案,从这个看起来约莫三十出头的青年男人的相貌、眼神和衣着上,都使他透出一股不同于常人的贵气、沉稳与坚毅。

此人气度不凡,他恐怕就是阿剌兀思的大哥,汪古部之主,也是侍卫口中的必讷亦惕吉忽里了,帖木真心中想到。

“哈哈,必讷亦,数年不见,你还是这样喜欢钻研这些汉人文字写成的圣教(景教)经典,虔诚如你,主一定会看在眼里,并一直佑护你的。”桑昆当先开口,他指了指必讷亦手中的书册,笑道。

“天主的诸多神谕和教诲,书写为畏兀儿文字的多已失传,现在,通过这些最初来到中原的景教修士的汉文译本,我们多少可以得知当年这些先贤的传教历史,以作借鉴,它们可以指导今日的我们,帮助我们使圣教在东方的土地上,更为广泛的传播下去。”必讷亦缓缓地抚了抚书册,沉声道。这些书册是初唐景教修士阿罗本所译成《序听迷诗所经》、《一神论》以及中晚唐时期景教名士景净所撰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译本合集,并作有注释,这些早期的汉译本景教经典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献,是研究景教如何传于中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必读之物。

必讷亦把它缓缓放在了身侧的方桌上,而后他才站了起来,走到了桑昆的跟前,和他相互见礼。

桑昆随后将帖木真郑重的介绍给了必讷亦,必讷亦上下打量了下帖木真,而后他点了点头,平静道:“帖木真特勤你,能让克烈部的桑昆如此认真对待,这样的人不多,想必你一定有诸多过人之处,那么,愿汪古人能成为你的朋友。”

“必讷亦首领,克烈人和你们汪古人是好朋友,我们蒙古人则与克烈人交好,我们之间自然也一定是好朋友了,蒙古乞牙惕部,愿与您友谊长在。”帖木真向必讷亦抚胸致意道。

“二位请坐。”必讷亦随后伸手示意桑昆和帖木真在下首左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而跟随他们二人而来的豁儿赤、忽必来、博儿术、阿赤黑失仑等人,则全都站到了帖木真、桑昆二人的座椅侧后方,以作侍立。

而后,必讷亦也返身坐回了上首的主座上,如此一来,整个大堂中央,就只有阿剌兀思一人孤零零的站着了,至于那名带路的侍卫,则早在把众人带到大堂后,就悄然的退了出去。

帖木真注意到,方才必讷亦在与桑昆和自己说话时,他的眼睛都未曾看向亲弟弟阿剌兀思,而在他请众人入座,并自己也返回上首的主座时,他也未曾给阿剌兀思一点儿开口的机会,他连看都没看自己的亲弟弟一眼,便径自坐了回去。

呵,看来这位汪古部之主,是知道了点儿什么,所以现在,他是故意要让阿剌兀思难堪了呢,帖木真扫了一眼尴尬地站在中央的阿剌兀思,又看了看上首的必讷亦,心中想到。

“大哥,我——”阿剌兀思摸了摸鼻子,略显艰难的开口道,他想要向兄长解释自己北上狩猎的目的。

但坐于上首的必讷亦却没有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这位汪古部部长的脸色淡然,他聚目扫了一眼孤独的站在大堂中央的弟弟,打断道:“你是什么人?来自何邦何部?我们认识吗?”

“大哥,我知道错了.....”阿剌兀思一见兄长那淡然的神色,以及听到兄长这番故意说出的话,他便知道,自己的兄长已然对他私自北上的事儿有所了解了,他的大哥向来是说一不二的,也最恨别人不听从他的忠告,现在,自己只有乖乖的认错一途,所有的解释都是徒劳的,因此,阿剌兀思果断的向必讷亦低了头。

“回答我,你是什么人!”必讷亦却凝视着堂下站着的阿剌兀思,他再度开了口,这一次,他的声调又变高了许多,其中隐含怒气。

“我,阿剌兀思,是汪古部人,是汪古部的必讷亦惕吉忽里唯一的弟弟。”阿剌兀思见兄长再度发问,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度报上了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