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编练士马(下)(2 / 2)

一听有奖励,甭管是什么,都足以让人高兴,众军士情绪一下子高昂起来,各十人队间颇有些争先恐后要试试“四百米障碍”的架势。

果然激励机制很重要啊,帖木真看着积极性极高的军士们,感叹了一声,在两日后的一整天,各十人队两两比试,轮番淘汰,最后决出了了优胜的十人队,竟然是别勒古台所带领的那一只,于是按照约定,帖木真给他们每人都奖励了一匹好马,对现在的他来说,也算是下了血本儿了。

在奖励了别勒古台他们后,一切训练都走上了正轨,帖木真看着精神抖擞的自家兵马,心里稍稍有了一丢丢成就感,但当他在这天清晨看到十数名练习骑射的骑兵后,他的心中又苦笑了起来,因为他看到,这些骑兵所用的箭镞竟然是骨镞甚至木镞,而并非锋锐的铁镞,这一下子又把他打击的不轻。

特么的,从这些天的观察看,我部众中拥有铁镞的军士着实少得可怜啊,两百军士,每人不到三枚铁镞,其余箭矢尽为骨镞、木镞,军事装备差的一匹,更别提神马甲胄了,根本就木有。而弯刀的数量勉强凑了凑,挤出了两百把,但经过几天训练吧,有些竟然微微卷了刃,可见这些刀的质量之差、冶铁锻造技术之落后。有鉴于此,帖木真不得不大量的命人砍翻木材,削尖后制作简陋的木枪,尽量减少弯刀的劈砍训练,增加木枪的穿刺练习。

记得和博儿术的老爹纳忽伯颜交谈后,据他说,整个漠北都较为缺铁,只有中央的克烈部、西方占据阿勒坛山(今阿尔泰山)的乃蛮部、东北背靠哈剌温山(今大兴安岭)的札答阑部、据有薛灵哥河(今色楞格河)的蔑儿乞部的驻牧地内,才有少量铁矿出产,而自己所在的这地处三河之源的草原,却是不曾出产铁矿的,一点点儿也木有。

唉,任重而道远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还是要想办法搞点儿铁才行,要不然,咱这装备也太落后了啊,而落后就要挨打。

记得纳忽伯颜还说过,近年来,中原金朝的铁禁逐渐松弛,有中原、西域的大胆商贾将铁器走私到草原上贩卖,不过大部分都被东方的塔塔儿人吞了进去,而金朝为了笼络塔塔儿人,让他们继续当自己在草原上豢养的猎狗,对这种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乃蛮部太远,蔑儿乞人据说很凶残不好打交道,看来是要往克烈人和塔塔儿人身上打打主意喽,嗯,我还得好好琢磨琢磨,帖木真翻身上马,看着不远处骑兵们在雪地上来回驰骋弯弓的样子,摸了摸下巴,心中想到。

接下来,在整个冬季,顶着寒风暴雪,乞牙惕部的兵马在帖木真的带领下,如火如荼的开展起冬季大练兵行动,骑战、步战、狩猎、围猎操练不止,通过编练士马,大大提高了军士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他们的耐力和体力、意志力也进一步得到提升。而通过几次杀鸡儆猴,严厉惩治了几个不遵军法、训练法的军士后,帖木真军法、训练法的严肃性、不容违抗性也逐渐被树立了起来,就连他本人的威信也大大提高了,军士们对他更是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在第二年春季,帖木真率领两百兵马和其余数千部众,再度移营南下,历经十数日后,来到了怯绿连河与桑沽儿河交汇处的曲雕阿兰之地,在此地扎下了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