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编练士马(中)(1 / 2)

 在经过了一夜的商议后,就如何操练军队,帖木真兄弟三人定下了详细的方略。

虽然这份方略在合撒儿看来颇有些奇怪,因为它除了传统的骑兵骑射、骑马劈砍草人木桩、骑兵对练、一般狩猎和集体围猎外,竟然还要训练步战科目,除了步射、刀枪劈砍对练、摔跤等这些合撒儿还能勉强理解的项目外,有些听起来简直莫名其妙、匪夷所思,比如帖木真加入的一些用蒙古语发音都非常奇怪、甚至有些根本就让他听不懂的科目,什么“蛙跳”、“俯卧撑”、“来回摸地跑”、“接力跑”、“负重跑”、“四百米障碍”之类的。

当他问帖木真时,帖木真的回答是:长生天又“托梦”给他啦,它在梦中降下了神谕,命他将这些训练法应用到军队之中,不得违逆。

在帖木真一脸“严肃虔诚”的向他和别勒古台传达长生天的神谕之时,在合撒儿看来,面前的大哥就颇有几分神棍的气质了,这让他颇为怀疑兄长所说“神谕”的真实性,他倒宁愿相信,这可能是帖木真在作为克烈部附庸阿鲁剌惕部暂歇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听到看到的克烈人士马的训练法?也或许是大哥又道听途说了一些中原女真人的练兵之法?谁知道呢?

帖木真信誓旦旦的表示,为了增强自家兵马的综合实力,因此不能只重视骑兵训练,要考虑到一旦厮杀时骑兵落马,不得已要进行步战时,军士要有更多的杀敌本领,要全面提高军士们步战的耐力、体力、拳脚的力量和敏捷、躲闪的敏锐力、撤退和重新集结的速度等等,因为这些理由,合撒儿算是勉强理解了开展那些奇怪的步战训练科目的目的。

他带着怀疑的态度,暂且接受了帖木真的训练法,不过他还是要在后续军士的训练中好好观察观察,一旦他认为这些稀奇古怪的项目是毫无用处的后,他仍将毫不犹豫的建议帖木真废除它们。

两天后的上午,帖木真在自己的毡帐中召集了他那三千余部众中,领有其中两千余部众的六个氏族首领,他们都是带着部众来投附自己的。

而剩余的一千余人则是“无主的百姓”、“不分贵贱的游民”,即是一些散居的贫困牧民、有些弓马本事的青壮年勇士及其家人,这部分“无主的百姓”,一来投附帖木真,也就直接成为了帖木真直辖的部众,他可以自由的安排他们而不受任何人掣肘。

但另外的那两千余人则不同了,他们是那六个氏族首领的部众,虽然在首领的带领下来投附了帖木真,但在身份上,他们仍只认自己的氏族首领,帖木真和他们始终隔了一层,因此,这部分人虽名义上是他的“部众”,但实际上,却仍是那六个氏族首领的私产。

也因而,帖木真需要召集这六个氏族首领,向他们宣布自己拣选精壮、组建军队的决定,以及告诉他们具体的训练法。

帖木真告诉他们,将在三千余部众中拣选年十五以上(含)四十以下的耳聪目明、气力强健、敏捷善射的精壮两百人为乞牙惕部的常备兵马。其中,根据这月余以来他考察的情况,在他自己所直辖的一千余部众中,按照每十五人抽一人的办法,可选出八十人为兵,而在剩余的六个氏族首领的两千余部众中,则要再同样选出一百二十人为兵,属于自己直辖的部众中选出的八十人,按照草原上自古以来的十进制军事编制,将这八十人编为一个百人队(实数八十人,后续如果有新投附的散民,可补齐缺额),由他的弟弟合撒儿担任百人长,旗下分出八个十人队,由他另一个弟弟别勒古台担任其中的一个十人队的十人长,其余七个十人队,则由帖木真根据所选军士进行训练比试后的成绩优劣,再亲自指定另外七个十人长的人选。

至于属于六个氏族首领部众中选出的另外一百二十人,氏族首领们按照所领部众的多寡,自行选出一百二十人的兵额,而后自行商议,选出一名氏族首领来担任这一百二十人的百人长,至于其下的十人长,也根据六人所出部众的多寡,并非一定十人,可以二十人、三十人为一个十人队,这些十人队的十人长,由六个氏族首领自行决定,可以自己担任、也可以让自己的子侄代为担任,商量好后,报帖木真处同意。

但要注意的是,六个氏族首领一旦选出了百人长、十人长后,这些统兵之人必须绝对服从帖木真的命令,服从军事训练,若有消极怠慢的,违抗军令的,帖木真有绝对的权力对其进行处罚,也即是说,无论是直辖选出的八十人,还是那一百二十人,一旦组合成了两百人的军队,就必须绝对服从帖木真的命令,听从帖木真的指挥。

接下来,帖木真宣布了训练法,包括骑战和步战两部分,确定所选出的两百军士除狩猎外,整个冬季都不再参加其他的牧马、牧牛羊之类的生产劳动,只需专心训练即可。

规定军士训练每三日可休息一天,休息的一天,军士们可以选择和三两好友相聚,也可以选择外出狩猎、散步什么的,总之那休息的一天可以随意安排,但帖木真特别提出,休息日可以饮酒,但不得影响第二天的训练,若是有谁因为酒醉烂醉不起、精神不振、迟到而耽误了训练,则要当众对其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