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章 话别(1 / 2)

 “刚刚净是我在说我的故事,你也说说你的故事呗,静静。”吴凡凑在姜静耳朵边嗅着她的香味。

姜静被他弄得有点痒痒,轻推了吴凡一下:“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想了想:“好吧,再说点你不知道的。”

“我们那个镇叫做高兴镇,是不是特别有意思?”

“还有叫高兴镇的?”吴凡配合着惊奇道。

“是滴!”姜静脸上露出小得意的微笑:“我从小到大都生活在高兴镇。爷爷去世得早,我有一个姑姑,两个叔叔,爸爸是老大,姑姑是老幺。小姑在我4岁的时候嫁给了我们镇上一个做生意的人,除了在家带孩子,平时没什么事情,就帮着姑父照看生意。二叔跟着我爸在重庆做生意,三叔在镇政府上班。”

其实吴凡倒没想到姜静会把家里人给介绍了一遍,他真正关心的是奶奶的病情。这个时间节点,吴凡家里爷爷辈的就只剩下外公了,其他三位老人都已经去世,所以对于老人他是比较关注的。

吴凡直接问道:“奶奶啥病啊?状况如何?”

姜静神情一黯:“奶奶是高血压,不算特别严重,但需要坚持吃药才能控制住病情,但她又不太愿意吃药,谁劝也不好使,性子拧,要强。我是担心她不吃药忽然发病,万一我又不在她身边,就麻烦了。想想就头疼。”

吴凡点点头:“那就让她多吃对高血压有好处的蔬菜和水果,蔬菜有芹菜、黑木耳、洋葱、黄瓜、西兰花、西红柿;水果有橘子、柚子、猕猴桃、苹果、香蕉、葡萄等等。”

“你怎么什么都懂啊?我都只知道一部分!”姜静睁大眼睛,显得有些惊喜。

吴凡不会告诉她,他后世的岳母就是高血压,为此吴凡没少和医生还有度娘打交道。他淡淡一笑:“我有个发小,念的是医专,从他那里听来的。”

“说说你小时候的趣事吧,还有你都喜欢干什么?”吴凡转移话题道。

“好啊!我小时候喜欢抓蜻蜓、捉蝴蝶,嗯还有逮麻雀。有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在雪后用筷子支棱个簸箕,簸箕下面撒了些高粱和小麦,一直到外面两三米的地方都有撒,筷子上系上白色的尼龙绳,我们抓住绳子的另一头,躲在树后逮麻雀。我们树后只躲一个人,其余人站得远远的,让麻雀看不到我们。麻雀从天空飞下来,一般都有好几只,它们看见食物就会沿着我们撒的路线一步一步的往簸箕里走,当它们走进簸箕时,我们就轻轻一拉绳子,簸箕就会把麻雀给罩住。不过我们掀起簸箕去抓里面的麻雀时,经常会只抓到一只,其余的就会飞走。那次我们抓了好几只麻雀,可开心了。后来我们几个小伙伴兵分两路,一路去树林下捡了些柴火,升了堆火;一路学大人杀鸡一般,把麻雀开膛破肚,用雪抹抹擦擦,算是清洗干净,然后抹上油,放在火上烤。烤香以后,再撒上盐、味精、花椒粉、辣椒粉,吃起来可香了。我记得特别清楚,油盐是我从家里带去的。”姜静说着有些小骄傲的看向吴凡,吴凡不禁莞尔,这丫头和自己小时候一样,也挺淘气。

“你们是不是把蜘蛛网收集起来,捏成一团,然后绑在竹棍尖上用来抓蜻蜓,捉蝴蝶啊?”吴凡不禁童心大起,和姜静互动起来。

“我们是一根竹篾的两头插在竹棍的顶端小孔内,这样竹篾就形成一个球拍形,然后把蜘蛛网反复兜在这个球拍形的竹篾上,这样就形成了一张人造蜘蛛网,我们用这个人造蜘蛛网去抓蜻蜓,捉蝴蝶。”姜静眼里闪着亮光,仿佛在和吴凡一起抓蜻蜓、捉蝴蝶,特别兴奋:“原来你们的办法那么简单粗暴啊?”这丫头居然开始嘲笑起吴凡来。

吴凡也不得不承认,姜静她们的措施更加精细化,蜘蛛网的面积越大,就越容易抓住蜻蜓和蝴蝶,成功率明显更高。他朝姜静伸出大拇指,轻轻的虚点了两下:“你们真棒!相比而言,我们的确简单粗暴了些。”

姜静像只骄傲的孔雀:“算你有自知之明,哼哼!”

吴凡来劲了:“我们小时候经常去农民地里偷小土豆,掰玉米,还有嫩花生、豌豆片,好多好多。小土豆、嫩玉米烤着吃,特别香,都不用抹油撒盐。嫩花生、豌豆片都生吃,带点甜味,跟吃水果一样。你们有没有试过啊?”

“我没有试过,不过我们身边好多小男生也这样干。奶奶不让我和他们玩,说他们是小坏蛋。”姜静坏笑着看着吴凡,那意思就是你小时候也是小坏蛋。

吴凡也不以为意,继续说:“我们还去水库洗澡,去小河里摸鱼,抓螃蟹。小时候还在农村的田里捉黄鳝,抓泥鳅,钓青蛙。现在我还记得,青蛙用猪油炒的那个香味,估计这辈子都忘不了。”言下之意,我小时就是小坏蛋,你能咋滴啊?

两人相视一笑,和心爱的人畅谈过去的旧事趣事,感觉真好。

吴凡揽过姜静的香肩,轻叹一声。姜静抬起小脸关切的问道:“凡哥哥,怎么忽然叹气啊?”

吴凡缓缓道:“傻丫头,你有没有想过,要是真有了,怎么办?”

姜静一愣,意识到吴凡在说什么,沉默了一下,轻轻的说道:“凡哥哥,你是我第一个动心的男人,也是我的第一个男人,也许是我这辈子唯一的男人,如果真有了,那就是天意,我会把他(她)生下来。我很喜欢小孩子的。我有能力,能自己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