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多动线的汉中府,城市设计的魅力(1 / 1)

 “放心,汉中府早就有所准备,你们看过监狱餐了吧,已经为流民的到来有所缩减了。”朱成继续品着香茗,悠哉的说道。“呃……”朱元璋一时间愣住。他还真知道。当时老朱还对比过膳食指南,的确有减少配额,可是……光是这样。就足以抵御灾民了吗?那可是40万之数。并非家里来4个亲戚串门。“拭目以待吧。”朱成自信一笑。……在焦煎难耐的心情作用下,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来到第二天凌晨。“陛下,流民已经陆陆续续出现在城外,康王殿下也已经登上城墙。”休息过的二虎在驿站里向朱元璋禀告信息。“走,去看看!”走出驿站。朱元璋第一感觉便是‘没有感觉’,这其实很不正常,40万流民就在城外。随时可能发生暴乱。朝廷方面为安抚灾民,也会开仓放粮,甚至再进行额外的征粮。对于所有生活在汉中府里的人,流民的到来都是一件大事。可是他们……竟然和往常一样。驿站的边上,就是一个早点摊,听说也是张员外投资的,生意依旧不错,三三两两早起的人在吃包子,还有豆腐脑。非常惬意。“走,先去城墙看看!”朱元璋收起视线。他现在也实在没有吃早点的心情。“是!”蓝玉和徐达跟随着朱元璋走上城墙。刚以上城墙。朱元璋三人便是看到一副巨大的红辇,在红辇的阴影下,站立的自然就是朱成。朱元璋三人靠过去,瞬间被兵丁拦住。“康王殿下!”朱元璋连忙惊呼。引得朱成注意后,才被允许靠近。站在城墙之上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还是那恐怖的人山人海,而且由于流民已经聚集在一处。显得更加密集。“真的没问题吗?”朱元璋吞咽一口口水。他自问将自己摆在朱成的处境,没有任何解决眼前灾民的方法。老朱脑海中的汉中府,虽然是产粮大州府,但如今夏收未到,东收粮草消耗差不多。接纳之前的大几万流民,就已经达到极限。没道理能妥善处理城下这么多流民。“安心。”朱成摆了摆手。此时。城墙下的流民们开始哀求起来,靠近城墙最近的一些人,已经跪倒在地上。不断请求打开城门。——在明显得知流民可能到来的情况下,朱成当然下令关闭城门。不然万一有什么骚乱。流民集体冲城,可就不好控制了。朱元璋见到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曾几何时。他就是这些这些流民中的一员,老朱懂得因饥荒而背井离乡者的痛苦。更知道他们的能量。40万流民,拿起武器就是兵。虽然他们并没有经历过系统训练,也没有每周操演,但推翻远超根基的…………不正是这些流民吗?绝望者爆发出的力量。谁也无法小觑。“差不多了,开始吧。”朱成瞥了眼站在自己身侧的女副官,微微点了点头。“是!”女副官领命。递给城墙角落传令兵一个眼神,命令也就被层层传递下去。随后。伴随着绞索轰鸣的声音,吊桥被放下去,城门也就彻底打开。还不等流民们有所异动。两队兵丁便是从左右走出,数量不少,足足有七八千,拦在城门口处。“康王殿下,你难不成,要将这些流民驱赶走?”朱元璋皱紧眉头。这就是朱成的处理方式?暴力驱赶,无疑是最下策,会让这些流民丧失对朝廷的信任。倘若应天也无法解决问题。那么流民的情绪可能会进一步恶劣,有句话叫——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堵,不如疏。“谁说本殿要驱赶灾民?”朱成一翻白眼,瞥了一眼‘不成气候’的老朱。“本殿是要赈灾。”随着朱成话语落罢,一辆辆轴车从城市内行驶而出,足足有数百辆。每辆轴车由两名兵丁拖拽,上面堆满布袋,布袋边上站着一名兵丁。——想来那布袋里装的都是粮草。“这……从哪来的轴车!?”朱元璋颇感意外。他从驿站走到城门口,一路上并未见到兵丁,突然出现兵丁,老朱还能用‘刚刚调集’来搪塞过去。这几百两轴车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此效率,肯定有提前准备。“动线不同。”朱成眼神扫看城下的流民,同时和朱元璋若有似无的交谈着。“动线?”朱元璋听到一个陌生的词语,饶是流民就在眼前,却也不由得下意识询问道。“你可以理解为——行动的路线,我来汉中府就番的时候,对汉中稍微进行一点点改造。”朱成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朱元璋。“大宗商品、军队、正常人民的生活,三条动线有重叠,但主干完全不同,你们走的正常路吧,所以没有见到军队动线的情况。”“多动线的好处在于,一旦有紧急事态发生,军队能够快速出击,无论是集结,亦或者出城,速度都要快上一个档次。”“而且不会拥堵。”“城市规划,是一门学问。”朱成侃侃而谈。他没有注意到,朱元璋看他的眼神已经大变,充斥着震惊的光泽。朱元璋:这小子,竟然什么都通晓一些。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当然知道动线的意义,应天府身为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自然是非常繁华。大宗商品进进出出,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拥堵。就算速度正常。实际上也很慢。如果给大宗商品开拓出一条单独的通道,相当于整个城市多出一条动脉!!当然。朱元璋稍微一想,就知道城市设计的难度,在不影响已有动线的情况下,划分出新的动线,这绝对是技术活。看起来……汉中府的秘密,并不局限于眼前所见。眼见为实。但对于朱成治理的汉中府而言,还有很多秘密,掩藏在外观之下。“康王殿下,你这是!?”就在此时,一直盯着城下的徐达突然开口,惊呼一声。引得朱元璋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