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司徒家公子(2 / 2)

看来想要知道确切情况,一是要去宦官把持的北寺狱实地走访,看看宦官们到底搞什么鬼。

二是得找个由头去趟司徒府,起码要查清刘陶的卷宗有没有问题,有没有替谁遮盖。

两个都挺难,旁边这个蹇硕就是宦官,他跟谁一条心?

至于这个司徒家公子哥,倒是可以结交一番。

拍醒崔均,刘式道:“案卷已经看过了,今日能查到案卷,多谢元平兄。

还请州平兄今晚就寒舍小酌,万勿推却。”

没错,刘式麾下最强团队,便是侯府的厨子们,已经在侯爷指点下完整的学会并且试制了蒸馏白酒。本想拿到市场上卖一些赚钱,却放弃了这个打算,因为刘式发现当了侯爵真的.......不缺钱,不如将白酒作为拉拢这时代好酒之人的秘宝。

崔钧迷迷糊糊的站起来,揉了揉眼睛,嘟囔一声,便应下晚宴之邀。

送刘式蹇硕等人出廷尉府的路上,崔均与刘式又聊了些朝里的闲谈笑话,言语间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在门口两人依依惜别。

.......

洛阳城东南,司徒府。

“逆子,你还敢回来!”司徒大人气急败坏,见崔钧穿着中郎将的武弁回家,吹胡子瞪眼。

自家历代书香门第,儿子做了个武夫倒也罢了,前些日子竟敢说为父身上铜臭味,当时崔老大人举起棍棒就打。更可气的是崔钧挨打不乖乖立正,反而仗着身手敏捷逃出司徒府,躲在廷尉府厮混了几日。崔老夫子见此逆子回家,破口大骂:“你这粗鄙武夫,爹打你一顿你还敢跑,不孝的东西。”

崔钧正色向父亲行了一礼,面色决然,全然无上午在廷尉府慵懒纨绔模样,道:“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今天回家是想跟爹说一声,刘陶案圣上遣人来查了,以前是儿子不懂事,非议父亲。

才知父亲自污买官是避祸,小子无知,爹多多见谅。”

崔司徒放下手里的棍棒,示意平日里素来纨绔的狗儿子过来,疑惑道:“你如何打算,莫不是想掺和此事?”

崔钧郑重道:“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儿只想求一个心安。

而今天子昏聩,外有韩遂黄巾割据州郡起兵戈之乱,内有宦官奸佞蒙蔽圣听以祸乱朝纲,更有外戚何家把持朝中政务,甚至笼络了一批世家大族依附,气焰嚣张。

本朝以来,忠臣良将多受冤狱,中陵侯刘陶身陨,四海同悲,儿素来仰慕其大才,中陵侯任侍中时,更对我有栽培之恩,闻恩师之死,内心悲痛不已,恨不得撕了那些宦官。

但后来越想越觉此事蹊跷,因而愿助南郑侯查清其中原委,只求父亲明日起将儿子逐出家门,对外声称不管我死活便是,以免牵连家族。”

言毕,这司徒家公子对父亲拜了三拜。

崔烈老大人眼中含着不舍,此路是遍布荆棘,崔均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却又欣慰儿子平日里纨绔怠惰是假痴不癫,藏拙藏名。圣贤书读进了骨子里,才有这一身骨气!

便将自己当初执掌廷尉府时,亲自带人去黄门署北寺狱记录案发现场的详情和疑点,与崔钧一一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