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1 / 2)

 睡”</p>

宝钗半真半假地抱怨道:“还不是你这小魔星,半夜里非要扯着我袖子不让我去洗漱,我只好在边上将就着打了几个盹。【】”</p>

黛玉听她睡了,稍稍放下心来,低头道:“昨晚对不起。”</p>

宝钗笑道:“你是该说对不起,柳湘莲的消息,我嘱咐你多少次了,叫你不要告诉宝玉,你偏偏要告诉他,这下可好,他大概有些时候睡不着了。”</p>

黛玉道:“我明明说的不是这事。”</p>

宝钗挑眉道:“不是这事,那是什么事你还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p>

黛玉见她装傻,又见青雀在旁,只好含含糊糊道:“我总会给你一个交代的。”</p>

宝钗戳一戳她的脸道:“琏二哥像是查出什么来了,你要去听么要去,就快更衣洗漱,不然我可不等你。”</p>

黛玉就忙忙起身,胡乱擦了牙同宝钗到前面。前头贾琏一见她们就起身笑道:“我可查出来了昨日我假装行商要在一户姓朱的家里住宿,故意露出褡裢里的银两,到了晚上那家的户主就偷摸溜到我床头要劫我呢那张四喜必是他杀的无疑”</p>

宝钗蹙眉道:“琏二哥慢慢说,你说他要劫你,是打算谋财害命,还是只是单纯的盗窃他带了凶器么”</p>

贾琏得意地笑道:“他自然是带了凶器的,不然我怎么认定是他呢”叫旺儿道:“把东西拿来。”</p>

旺儿便拿出一把锈迹斑斑的砍柴刀道:“我们听见二爷叫喊,推门进去,就见那朱大手里拿着这把刀要杀人呢,同去的四五个人都见了的,铁证如山”</p>

黛玉哼道:“你懂什么是铁证如山,就在这里胡沁先把事情从头到尾和我们说一遍,不许凭空臆想。”</p>

旺儿被她一说,挠了挠头道:“我我方才说的都是亲眼所见,并非凭空臆想,我们二爷也在的。”</p>

贾琏也笑道:“他说的属实,我因心里怕他害我,所以夜里一直和兴儿一起坐着,并未入睡,大约三更时分,听见外头有动静,后来朱大推门进来,我们就合力和他打斗,正好旺儿几个听见,就进来制伏了他,现在他一家都被我们拿下了,你们只管审问就是。”</p>

黛玉道:“一百两银子足够中等之家过好几年了,他若是得了这么一注横财,怎么还会用这么破旧的东西而且还是柴刀”</p>

贾琏道:“许是他骤得横财,还不敢花用,怕露了痕迹”</p>

黛玉道:“他若是怕惹人注意,就不该这么短时候又犯案,若是不怕,那自然也舍得这把柴刀了。”</p>

贾琏被她一驳,讷讷道:“不管怎样,那人想要害我,却是千真万确。”</p>

黛玉与宝钗对看一眼,宝钗对宝玉道:“你先升堂审问罢。”</p>

宝玉点点头,传令衙役,提审那朱大一家去了。</p>

、第162章</p>

宝玉升堂,倒并不似戏文里那般威严壮阔,不过一二十个皂隶拿木棍往两边一站,一排,几个刀笔吏在一旁书记而已。</p>

宝钗见黛玉兴致好,就叫丫鬟们在屏风后摆一小桌,用黄酒姜丝蒸了一尾鲥鱼,用鲜笋煨了一盘火腿,又有一壶橘子酒,携黛玉坐下,边听边吃。</p>

黛玉昨夜酒后失言,今早还有些头疼,便将酒推去不用,只夹了一筷子鲥鱼,吃了两片笋就撤了席面,宝钗又命人摆上家常的芝麻糖、松仁糖、粽子糖、桂花糖、猪油糕、鹅油酥等物,黛玉一应不用,倒是听门外有走街串巷卖糖炒栗子的,催着紫鹃出去买了两斤,摆在桌上,与宝钗边吃边听。</p>

宝钗一面抱怨道:“和馋猫儿似的,一天到晚只是吃这些东西,仔细坏了牙。”一面手上不停,顷刻间剥好一堆,然而黛玉要去拿时,她又从里头只选出颜色最好、大小最佳的十颗,道:“这东西不克化,吃一点子是个意思就够了。”</p>

黛玉道:“我偏不吃你剥的,偏要自己剥。”手伸到一半,忽然停住,侧耳凝听,原来那朱大正在说当时之事:“小人拿柴刀只是为了要劈柴,不是要杀人”</p>

黛玉就一挑眉,道:“我本还想他有什么隐情,半夜起来劈柴,这借口实在牵强。”</p>

宝钗也觉怪异,停了手仔细听前面说什么,却左不过是朱大在堂前一口咬定自己是起来劈柴,王成、贾琏并几个师爷,都在叫宝玉动刑。</p>

黛玉听得皱眉道:“这些人好没道理,案子都没审明白,就叫动刑,这不是屈打成招么”</p>

宝钗苦笑道:“外头当官儿的都是这样,他们这样的都算好的。”因她两个离宝玉甚近,宝玉听见她两个说话,便轻轻咳嗽一声,温言道:“朱大,你不要只管喊冤,再把那日的情形好好讲一遍,是非曲直,自有公断。”</p>

那朱大战战兢兢,哆嗦了好几次才道:“那一日这位贾爷来我家借宿,赏钱丰厚,人又和气,我家主婆看见这么好的客人,就催着我去杀只老鸭子炖汤,早上好给客人喝,谁知柴又不够,我那家主婆就非逼着我去砍柴,我家地方小,柴禾都放在床板下面,所以就带着柴刀进了门,不是要杀人。”</p>

宝玉就问贾琏:“他家床板底下当真有柴么”</p>

贾琏道:“未曾留意。”他是大家公子,住过最差的地方,也不过是几个大驿站,纵是为了破案,勉强住进这等民人家里,也不肯屈尊纡贵、委屈了自己,连那张床还未肯一睡,如何再留意床下</p>

宝玉便唤衙役去看那朱大家里床下是否有柴,并连他家房子的模样也一道儿画了,吩咐毕了,正要叫把人先暂时收押,又听宝钗悄悄在后面道:“问他琏二哥住的地方是他平时住的,还是客房”</p>

宝玉便依样问了,朱大哆哆嗦嗦道:“小的们家里没这些讲究,不过贾爷住的原是小人夫妇两个的床,还有一间柴房,实在不敢委屈了贾爷,所以小的们自己住了。”话一出口,便即懊悔,果然贾琏冷笑道:“你家里既有柴房,怎么还把柴在床下呢”</p>

那朱大颤声道:“柴房虽然叫做柴房,其实都是放些日常扁担、竹弓之类的小物件,并没有放柴火。”</p>

贾琏冷笑而已。</p>

宝玉侧耳听宝钗有何吩咐,宝钗道:“你先退堂罢。”</p>

宝玉方叫人把朱大带下去,转过来和两人说了一会子话便有衙役前来回报:“柴禾确实放在床板下面,全都码好的,柴房也没有柴火,只有些引火的木屑。”</p>

宝玉蹙眉道:“莫非他是个惯犯,故意妆了这样子来骗人”</p>

宝钗又好气又好笑道:“他有多大的胆子,敢拿这个来赌似你这般和善的县太爷早就不多了,换了别人,听了琏二哥的证词,上来就先敲他一顿,顷刻间问成死罪,何必麻烦”</p>

宝玉摸摸鼻子道:“可是把柴禾放在床下面,也确实奇怪。”</p>

黛玉想了一回,道:“咱们一路过来,见到的屋子有的外面堆了柴,有的却没有对不对”</p>

宝钗赞许地看了她一眼,道:“确实如此。”</p>

黛玉道:“那莫非是怕人偷柴火”</p>

宝钗笑着点点头道:“村人无知,些许柴火也易起纷争,所以有许多人家将柴禾堆在屋子里,免得口舌。”</p>

宝玉道:“那这么说,这朱大竟是没罪了”</p>

黛玉摇头道:“不对,他若是单单怕人偷东西,为什么不把柴刀也藏在一起才是,毕竟柴刀比柴值钱。”</p>

宝钗笑道:“他不是将柴刀随身带着么”</p>

黛玉、宝玉方恍然道:“照这样说,他倒真不是为了谋财害命了”</p>

宝钗道:“错了,正是这样,才说明他原本对琏二哥是有所图的。”</p>

宝玉道:“此话怎讲”</p>

宝钗笑道:“你想差不多的人家,彼此相邻,为什么有的人爱这一堆柴火,有的人却不怕人偷呢”</p>

黛玉道:“因为有的人计较,有的人不计较我明白了。”</p>

宝钗颔首道:“似这朱大这般,就是斤斤计较之人,这样的人,忽然说要给琏二哥炖鸭子也就罢了,却还是一只陈年的老鸭,老鸭比那些当年的鸭子可要贵多了,他这么做,你不觉得奇怪么”</p>

宝玉也明白了:“他待琏二哥这么好,必有所图。”</p>

宝钗道:“正是,我问过琏二哥,他拢共也就给了几百个钱,在姑苏这样商贾云集,往来络绎的地方,决谈不上大方,一只三年的鸭子,便值几千文大钱了,若是五年、七年的,只怕轻易还买不到呢他这样兴师动众,宰鸡杀鸭的,确实蹊跷。”</p>

黛玉道:“我们这样,都是臆测,说不得人家就是看准了琏二哥这样的世家子弟面子薄,好好招待了必然有赏,所以才特地这么做的呢再说那朱大看着粗犷的很,说不定还有几分豪爽心肠,所以才对琏二哥这么热情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