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1 / 2)

 。【】</p>

两人相互疑猜,见面之时,彼此都觉得对方话里有话,两人又都是心思敏锐之人,越是深想,便越猜疑,日思夜想,昼夜不宁,尤其黛玉又是守孝亏了身子的,不多时候,竟又倒在床上,小小地病了一场。</p>

、第145章</p>

黛玉病了,宝钗因知道她身子较从前强健不少,且又是朝夕相处,知道她的情形的,虽然担心,毕竟不是最急的那个,最着急的,反倒是王夫人。</p>

黛玉乃是她的嫡亲儿媳,身负传宗接代之任,她父亲林海对宝玉的前途又颇有影响,因此虽与她母亲有些陈年旧怨,如今倒都放在一边,一连串地催人请大夫、换药方,又恐人扰了黛玉,每日叫人守着,不许许多人探望,免得黛玉又要起身换衣服,又要劳神应对亲戚。</p>

王夫人乃是一片好心,殊不知黛玉之病,多半是从心而起,这心字又都着落在宝钗身上,她阻隔外人,连宝钗也只得三五日来见一次,见了又说不上什么话,只好两人执手相对,默默无言。这一来二去都,黛玉心思越重,猜疑的念头越多,反倒益发的添了症候,神思恹恹,镇日只是在床上半死不活地赖着。</p>

宝钗一世聪明,偏生这回只当黛玉是因愧疚成疾,自己也不免生了许多心事,每日三更才睡,五更又起,中间还要起夜数次,这么日兴夜叹的,也渐渐染了一种病在身上,虽不似黛玉那般起身不得,却也看着憔悴至极。</p>

王夫人冷眼见了,自己思量一会,悄悄派人去请了薛姨妈来说了一回话,薛姨妈不久便打发人来说自己不大舒服,要接宝钗回去住。</p>

宝钗好容易在贾府赖了一年,自然不肯轻易便回,薛姨妈就再四催促,说自己“近来头晕目眩,几不能视物,又有心疼的症候,恐怕年将不永,蟠儿如今越发见好了,我一心只是担心你,想多见见你”,宝钗分明听薛蟠说无事,只因母亲说得这样凶险,毕竟放心不下,强打精神,收拾了东西,她虽轻易不得一见黛玉,私心里却总觉离她近些,也比在自家不知音讯的好,且在贾府之中,至少还能数日一见,要回了家,又不知何时能来了。她因此又拖了四五日,那一日趁着宝玉进来看黛玉,也厚着脸皮同他过去,宝玉知道她的意思,特地支开众人,自己在外间守着,宝钗方得以与黛玉单独相见,靠着床边一坐,还不及说话,那泪水已经如泉水般涌出,自觉失态,又赶紧拭了泪水,强笑道:“妈说不大好,叫我回去侍疾,我这两日就走了,你且在府中好好养着,等我回来。”</p>

黛玉原不知此事,一听就立刻道:“好端端地,姨妈怎么了你去了,什么时候回来”若好还罢,若有万一,宝钗可是要守孝三年,两人这一分别,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再见了,思之恻然,要哭时候,却流不出泪,只捂着胸口。宝钗见她神态,慌忙道:“怎么了”</p>

黛玉道:“近来不知怎地,只是心酸气短,真正要哭的时候,却哭不出来。”也强自笑道:“我哭不出来,可如了你的意了罢”</p>

宝钗惊得脸色煞白,一手紧紧抓住她道:“这是从什么时候起的我倒宁愿你哭出来”</p>

黛玉道:“也就是最近一月的事,不是什么大事,你别多想,姨妈身子不好,还是早些回去,多瞧瞧她,别和我似的,唉”长叹一声,这回倒觉眼中湿润,刚要用手揉一揉,宝钗早俯身将她眼角细细一看,喜道:“可算是有眼泪了,你不知道,人的心事都是随着眼泪珠子出来的,若是有心事,却不哭出来,积得久了,就是肝郁,最是伤人。”又只不住地叹道:“我总以为你身子好些,就不至于得此症候了,谁知到底还是有此一劫。总是我耽误你。”</p>

黛玉听了,难免多心,问一句:“你耽误我什么”</p>

宝钗叹道:“你三岁时候,有和尚来化你,说要你一辈子不见生人,不见哭声,从此便可以好了,是不是”</p>

黛玉道:“鬼神之事,向来玄虚,信或不信,不过图个心安罢了,真要按他那样说,也未必效验。”</p>

宝钗道:“我记得前世那和尚也曾化过你,可惜被林姑父一口回绝,后来你遇见宝玉,果然是将一辈子的眼泪都哭得尽了,最后哭也哭不出来。”</p>

黛玉扯出一抹笑道:“这辈子我遇见你,倒没怎么哭。”</p>

宝钗钉她一眼,黛玉被这一眼看得心虚,垂头坐起,作势要咳嗽,宝钗扶了她,轻轻抚着她背,一面道:“总是已经遇见,再无更改,我只盼着你自己珍重些,夜里纵睡不着,也在床上躺着,早上不要总赖着不动,也起身在屋子里走走,晨昏用些养生的粥点,按着方子喝药,那些悲春伤秋的句子,一概不要看,倒以宽体益气为务,才是上策。”</p>

她天性里遇见黛玉,就是喜欢叮嘱,然而此刻黛玉正是心内不定之时,听在耳中,越发觉得两人相见无期,眼泪滚滚而下,兼觉心酸气促,捂着胸口只是咳嗽。</p>

宝钗见她如此,怎么放心得下外头宝玉催促了数次,依旧只是在里头扶着黛玉不放手。</p>

等到王夫人和薛姨妈进了门,宝钗急忙要闪开时,手又被黛玉一把扯住。宝钗见黛玉面色凄凄,纵然有万般机变,也都化成水中月、镜中花,两手搂住她,眼中泪水虽不似黛玉那般多,却也长流不止。</p>

王夫人闻得宝玉与宝钗同处一室,又将婆子们都赶出去,正是惊疑时候,恰好薛姨妈也在,两人就一路急匆匆过来,进来先见宝玉在外,并不与宝钗一处,便舒了一口气,待见宝玉神色慌张,不住向内示警,顿时又生出怀疑,姐妹两个一前一后地进来,室内只见黛玉与宝钗两个相互依偎,不见他人,再细一看,两人神情亲密,面上都是悲戚之色,实在不大寻常。</p>

王夫人与薛姨妈对视一眼,还是薛姨妈先开口道:“宝钗怎么又惹你妹妹哭了她正是养病时候,你莫要折腾她。”</p>

宝钗哽咽良久,才勉强道:“妈身子不好,怎么又出来了心里还酸不酸还咳嗽么”</p>

薛姨妈分明没有说心酸咳嗽的症状,听她问这一句,大是不解,口内含糊道:“见了你就好多了,倒是你怎么瘦了这么多”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看宝玉一眼,宝玉一心只念着黛玉,望着她满面忧愁,再看宝钗,却是一点余光也没分给宝玉,反倒紧紧握住黛玉的手,而黛玉听宝钗问了那一句,眼中泪水越发流个不住这情形看得王夫人蹙了眉头,沉着脸打发薛姨妈与宝钗道:“妹妹既不舒服,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宝丫头好生陪你母亲,别总顾着外头。”</p>

这话已是极重,宝钗略松了松手,黛玉慌忙又握紧她,宝钗的眼泪就又涌出来,站着只是不动。宝玉忙道:“宝姐姐不要担心,我在这里,你快同姨太太回去罢,隔几日,等颦儿病好了,再回来看我们也使得。”</p>

宝钗这才狠心松手,待要走时,又回头看黛玉一眼,黛玉的眼泪渐渐地又不流了,低着头只是死死捏着被角。宝钗只觉心上如被凌迟一般,木呆呆扶住薛姨妈,走一步,回头看一眼,再走一步,再回头看一眼,她与黛玉分明只隔着几步之遥,中间却好像横着一座山、一条江、一整个天河一般。薛姨妈拉扯得急,宝钗一心只在背后,中途跌了一跤,被人扶起时,发现黛玉屋子里的门已经关上,周瑞家的带着几个婆子像看管犯人一样把门守得牢牢的,紫鹃、雪雁几个都立在门外干瞪眼,连蠹儿都受了惊吓,站在架子上不吭声了。</p>

、第146章</p>

回去的路上,宝钗异常沉默。</p>

薛姨妈静静坐在车里,思量好一会,才问道:“我的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好赖和我交代一声,无论成与不成,我总是站在你这一边的。”</p>

宝钗淡淡道:“妈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p>

薛姨妈几度欲言又止,待看见宝钗的脸色,又只好叹气。</p>

一到薛家,宝钗便径直回房,薛姨妈窥她脸色,放心不下,终究是跟着她过去,宝钗不说话,薛姨妈也就不说话,母女两个怔怔坐着,各有心事。</p>

宝钗在京中屋舍居住的时日远不及在贾府住得多,而在贾府的日子,又大半都花在了潇湘别馆。</p>

于她而言,潇湘别馆才更像是自己的家,那里的一花一木都充满了黛玉的气息,哪怕是黛玉不在的日子,那里看着也比别处要更温馨。</p>

想到潇湘别馆,宝钗才忽然发觉,她与黛玉从未有过属于她们自己的院子。她们住的地方,不是属于贾府,属于贾母、王夫人或是宝玉,就是属于林海、薛姨妈或是薛蟠。</p>

无论她们是怎样的绝世美人,又有怎样的经天纬地的干才或是倚马成章的文采,她们的一生始终是依附在别人身上的,未出嫁的时候,靠着父亲、兄弟,出嫁以后,靠着公婆、丈夫。如宝钗这样苦心经营,攒下偌大家业,却始终无法有独属于她和黛玉的一片小小天地。别人说不许她们相见,她们就不得相见,别人说不许出门,她们就不能出门。</p>

宝钗只觉自己的心口一阵一阵地疼起来,不单是因为悲伤抑郁所致的疼痛,更是一股夹杂着忿恨的疼痛。心口像是有一团火在烧,烧得她两眼发红,声音也嘶哑了,喊一声“妈”,倒把薛姨妈吓了一跳,还不等她说话,已先道:“你若不想说,便不必说。你若想说时,我们母女两个晚上便睡一处,有多少话,都说得了。”</p>

宝钗定了定神,道:“妈,我有话说,但不是你想听的话,我</p>

哥的亲事,我有一个好人选。”</p>

薛姨妈见她忽然说起薛蟠的婚事,以为她还不好开口,也就顺着她道:“若真是好人家,倒也是好事,我替你哥相了几家,他自己都看不中,一会挑剔人家的家世,一会挑剔人家的生辰,总不肯答应,逼得急了,就在那里摔书丢笔的,我降他不住,若是你说的,他或许还肯听些。”</p>

宝钗轻咳一声,道:“我说的这个人,也是官宦之后,人品样貌,那是再没得说的,只是家里父母早亡,如今寄居在别人家里,也没什么嫁妆。”</p>

薛姨妈道:“嫁妆倒在其次,只是她父母早亡,听着不是有福的人她可有兄弟”</p>

宝钗摇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