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1 / 2)

 还默许我借钱出去呢,若说亏空,江南地方,哪个官儿没有亏空到底是哪一件事上失了圣心,或者得罪了什么不该得罪的人宝姐姐,你得空把上一辈子的事写与我我有些记不清了,咱们好好想想,贾府犯的最大的事到底是什么。【】”</p>

宝钗道:“只要老太太在,我们便还有时间,你不要太急,一样一样来。”</p>

黛玉知她担心自己身体,笑道:“你放心。”只这一句,又说得宝钗笑得春风满面道:“既然我们想的一样,就好办了,外头的事交给我,里头的事么我把名字写过来给你,你见了就知,若真不懂,回我一张空帕子就是。”</p>

黛玉便横她:“偏你又惦记我的东西。”</p>

宝钗只是笑,又拿额头去抵她的额头,在她脸上轻轻一吻,彼时薛姨妈见宝钗如厕久间,怕她不好,叫同喜来看,黛玉慌忙从那一侧出去,宝钗就装作出恭的样子,对同喜道:“方才有些腹痛,如今又好了,没有出来。”</p>

同喜只当作大事一般和薛姨妈回报,叫薛姨妈搂着宝钗儿啊肉啊好生心疼了一回。</p>

两人既通了音信,知道彼此定计一致,当下各自回去,宝钗果然写了一封书信,满篇琐碎,说的不过是家长里短,第一问起元春,其次分别问候贾赦、贾政,邢夫人、王夫人,凤姐、李纨,再后才是众人。黛玉便知她立意,除却敦促宝玉之外,渐渐在府内走动,那日去凤姐屋中探望,才到门口就见里面有人在哭,若是平时,黛玉自然要避开的,然而此刻她只恐事情不大,便特特进去,扬声笑道:“凤姐姐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呢许久也没来老太太那玩,我们都说想你说笑话儿,偏偏等不着。”</p>

凤姐面色阴沉,见黛玉来了,强笑道:“是林妹妹来了,快请坐,这么冷的天,怎么大老远走过来”却不叫人拿茶。</p>

黛玉厚颜在屋里坐了,偷偷拿眼看脚凳上坐的那美人此人倒也是一副闺秀模样,望着较黛玉还要柔弱,低头之时,那眼泪珠子如水晶一般一颗颗顺脸颊流下,端的是梨花带雨。</p>

凤姐因对她道:“这是林姑娘。”</p>

那人轻轻起身,对黛玉见礼道:“奴家英娘,见过林姑娘。”</p>

黛玉见她谈吐有度,便名字也不同丫鬟似的花草福寿乱起一气,倒留了心,客客气气道:“快别多礼。”</p>

凤姐也笑道:“林妹妹还没见过吧这位是马妹妹,是你二哥从扬州带回来的,如今在西厢住。唉,也怪我近日太忙,没顾上家里这些事,好好的一位妹妹,欢欢喜喜地接回来,竟叫那起子不长眼的下人欺负成这副模样”又骂那地下跪的丫头:“不成器的东西叫你办这么点子事都办不好,索性也不要在家里待着,去庄子上罢了”</p>

那丫头跪在地上,没口子地自己掌嘴,骂自己不是,反倒是那位马英娘开口道:“都是奴的不是,带累了她,求姐姐格外开恩,开导她几板子也就是了,若赶她出去,倒是断她生路了。”</p>

凤姐愤愤道:“那怎么成这样的奴才就该赶出去”不容她再说,喝令人把那人叉出去,又向黛玉道:“叫林妹妹看了笑话,真对不住。”</p>

黛玉也道:“凤姐姐每日处置这么些事,也是辛苦。”闲话几句,自己转出来,心上把这马英娘记了一笔,想起那马英娘自称“奴”时的那副娇滴滴的语气,心思忽然又转到别的地方去了英娘那一声称呼令她这不相干的人都起了怜惜的念头,她若在宝钗面前这么自称,不知宝钗会不会酥了骨头一念及此,自己把自己呸了一声,把这念头丢开了。</p>

因她平常不大爱走动的,这会子若是太勤快了,恐怕惹人疑窦,因此倒先回去,想一回如何挑拨贾赦,又想一回宝钗,渐渐的满心只顾着想宝钗了,没成想背后被人一拍,惊得她一下站起,嗔道:“你作什么又拍人家”转头一看,见是探春,臊得满脸通红,谁知探春也被她这一声惊住,半晌才讷讷道:“我见丫鬟们报了四五声你也没回神,所以直接过来了林姐姐,老太太说要去接史大妹妹来住几日,我想咱们的书社许久没起了,不如我来起个头,咱们姐妹们趁着这次好好聚一聚。”</p>

黛玉道:“那好极了我还和老太太说,把宝姐姐也接来住几日,我们好生乐一乐。”</p>

探春笑道:“我正是和你来商量这个的,除了宝姐姐和史大妹妹,我还想请那府里尤嫂子,平儿姐姐,并薛姨妈那里的香菱妹妹,你看怎样”</p>

黛玉道:“怎么不请凤姐姐就算她忙,总也要来坐一坐的。”</p>

探春道:“她如今可没心思见我们。”</p>

黛玉见她似有未尽之意,皆记在心里。</p>

宝玉自黛玉劝谏,便向贾政回了自己的意思,贾政心内着实欢喜,面上还沉着脸喝骂道:“你快别提读书两字别把我羞死了”</p>

往常他这般说,宝玉也这般听听就罢了,谁知这回他说了这句,却见宝玉忽然扑通一声跪下,膝行至他跟前,抱住他道:“父亲,儿子是真想读书,求父亲成全”把贾政吓了一跳,竟再说不出责备之语,打发走宝玉,悄悄叫小厮来问道:“宝玉近日都做些什么”</p>

小厮们早都串通一气,要讨宝玉的好,见老爷问起,纷纷道:“二爷最近用功得很,听说跟前伺候的人都怕他身子熬坏了,苦劝不止呢。”</p>

贾政欣慰之余,难免越觉郑重,且又恐再有贾母偏袒赶走先生之事,自己闷头思量一回,倒与黛玉想到一处,打起李家的主意来。</p>

然而贾府自有族学,本家子弟再往别家附学,又似有不妥,族中只怕也有议论,斟酌良久,终于还是儿子的前途重要,因手书一封,命人送与李纨之父,倒也不说附学之事,只说儿子要学文章,请他指点,并贾兰也带着请他指点,以期应允。</p>

李守中见信说到贾兰,想起早逝的贾珠,免不了洒了几滴眼泪,当下慨然应允,早早打点起来,务必要教导宝玉、贾兰成才。</p>

宝玉得了准信,振作精神,叫人收拾打点,又想起秦钟来,特地去了趟族学,与他作别。</p>

谁知他在内宅待久了,外头的事一应不知,到了族学才知秦钟竟已死了,宝玉怔忡之余,忽然想到宝钗曾以秦钟之死告诫于己,大为惊怖,派茗烟再去打听一回,连智能儿、秦业之事都分毫不差,宝玉这下当真是惊得汗流气促,去了李家,便深自内敛,一心读书,全不复从前放诞之模样,又颇劝谏了贾政几次。</p>

宝玉头一次说起家业败落等话时,因他讲的都是大略,贾政虽然深感体合己心,也未当做大事,谁知宝玉自去李家读书,回家来整日只往自己院子里钻,满口里只说些危言耸听之语,而且有凭有据,绝非黄口小儿所能想出来的,贾政便疑心是李守中要劝自己,只因都是忌讳的话,不好直言说得,才叫宝玉传话,李守中是清流出身,他既告诫,想必是文官中对贾府有所微词,于是也慢慢郑重以对,平日处事,越发谨小慎微,又反复劝谏贾赦。</p>

贾赦哪里肯听这些话一发的厌恶贾政,说他“装模作样,还没敕封,已经摆出国丈的架子了”,又喝令小厮听见贾政来,直说自己不在,不许通传。贾政只能苦笑,转而去劝贾珍,贾珍与贾赦乃是一路货色,只因贾政是长辈,不好如贾赦那般做得明目张胆,便称病不起,着实避了一阵风头。</p>

、第70章</p>

黛玉自得了由头,忙不迭地去贾母那里撒娇撒痴,使出百般解数,立逼得贾母派人去接了宝钗来家,就在黛玉处安顿下此时距越好的起社之期尚有五七日,多出来皆是白饶的辰光,倒把两人都欢喜了好一阵子。</p>

小别重逢,少不得有那倚肩搭背、耳鬓厮磨之事,宝钗固未明说她回去仔细揣摩,拿自己钻研体悟之事,黛玉却早已察觉宝钗技艺渐熟,摆出敏而好学的模样,床笫之间,颇有些不耻“下”问,累得宝钗将黛玉亲了又亲,抱了又抱,只苦黛玉体弱,还不大敢罄尽其兴,点到便止而已。</p>

谁知头一回黛玉还有些怕痛,这一回竟是入了佳境,眼见得宝钗手脚有些放不开,反过来又抱住了她,以小舌缠绕,勾得宝钗火上来,摸摸索索地又动了一回,直到外头紫鹃一语双关地说了一句:“姑娘们收敛些儿罢。”方停下来,又拿手去抚摸黛玉的肚子,一手从后头搂住她,情极人餍,却不肯就睡,还要将这几日的情状细说。</p>

黛玉白日里走邻访友,从前许多见不到的下处都走了,听不着的传闻也听了,这会又正好把说不出的闲话向宝钗说一遍,先说“大舅妈不大喜欢凤姐姐,前日伺候老太太吃饭时候给了脸子,又被老太太说了回去”,“二舅母女儿做了娘娘,天天不是找王家那里说话,就是进宫,大舅母酸了几回了,还说把公中的钱用去修他们家的省亲别墅,被大舅舅当着下人骂了”,又道“我冷眼看着,大舅舅与二舅舅积怨不小,这些日子怕是更深了,晨昏定省之时,每逢二舅舅进来,大舅舅必然辞去,有时大舅舅要进园子,还要先派人来问二舅舅在不在,大舅母和凤姐姐置气,怕也有这个缘故”。</p>

宝钗道:“大老爷本是家长,偏偏老太太更喜欢小儿子,自然不服气,就是姨父,说他心里对大老爷一点怨气也没有,我也不信。”</p>

黛玉道:“有怨气,咱们就好做事。我以往不大亲近两位舅母,这些日子才慢慢去她们那里,等到熟了,才好从中说话。”</p>

宝钗笑道:“我以为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等小小离间计施展起来必不费功夫呢,谁知也是个不中用的,一开头就跑错了人家。”</p>

黛玉恼道:“不从内宅入手,难道跑去舅舅们跟前说话么你这人好没道理。”</p>

宝钗笑道:“我没让你去外头,只是你找错内宅的人了你想两位老爷的嫌隙从何而起”</p>

黛玉道:“无非是大舅舅怪老太太偏心,二舅舅怪大舅舅荒唐你叫我从老太太那开始”</p>

宝钗点头道:“你两个舅母本就性情冷淡,又跟你不亲,你巴巴地去贴她们的冷脸有什么用还不如在老太太屋里下手,老太太本来就疼你,你说什么,也有分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