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1 / 2)

帝师 锦暖儿 0 字 2022-09-29

 正德元年,四月辛亥,应天府</p>

天刚擦亮,东华门外,即有一辆青缦马车飞速行来。【】|</p>

车夫扬起马鞭,甩出鞭花。</p>

骏马扬蹄,哒哒声破开黎明前最后一丝寂静。</p>

六名骑士护卫马车左右。</p>

四人着缇衣,背负弓箭,腰佩绣春刀。身姿剽悍,飞驰中,煞气扑面。</p>

两人做东厂番役打扮,圆领衫,皂圆帽,腰间一把长刀,随身没有弓箭,而是两只水火短棍。</p>

城门卫刚刚轮值,正要拉起门闸。忽见马车骑士自东行来,擦擦眼,确认没看错,当即停下动作,飞速禀报城门官。</p>

后者得报,提刀走上城头,眺望渐近的马车,眉间锁紧。</p>

“锦衣卫和东厂番子怎么凑在了一起?”</p>

南京有六部,有镇守太监,亦有厂卫常驻。</p>

南京勋贵功臣子弟,十个里有五六个挂着锦衣卫官衔。同庆云侯世子周瑛相类,只领俸禄不视事。待继承父祖爵位,即会主动向天子乞辞,转授家中子嗣。</p>

在南京守皇城门,不比在神京轻松。</p>

神京好歹是天子脚下,厂卫进出办事都遵循规则,极有章法。南京则不然,除北镇抚司派遣的同知佥事,千户百户,余下多勋贵功臣子弟,飞扬跋扈起来,魏国公都管不住。</p>

故尔,朱厚照才会生出将张氏兄弟南送的念头。</p>

进了南京城,区区两个外戚,不比蚂蚁好多少。</p>

遇上老资格的勋贵,或是祖上有免死金牌的功臣子弟,马鞭一扬,分钟教这对滚刀肉重新做人。</p>

相比之下,东厂则要低调得多。</p>

在神京,无论官员勋贵还是锦衣卫,听到东厂两个字,都是皱眉。换成南京,别说颗领班,就是镇守太监傅容,行事都要小心再小心。</p>

多年搜集到的证据,要借高凤翔的手上呈天子,足见南京镇守太监一职,面上好看,内里空虚。傅容手中的权利,甚至比不上江浙福建同僚。</p>

说句不好听的,花架子。</p>

地位权责不同,注定厂卫吃不到一个锅里去。</p>

今时今日,见缇骑番子行在一处,共同护送一辆马车,如何不让城门卫吃惊。</p>

“百户,时辰到了,再不开皇城门,上边怕要怪罪。</p>

“开门!”</p>

吃惊归吃惊,不能真将人拦在城外。</p>

城门官快步走下城楼,待门闸拉动,城门开启,亲自查验来人关防路引。</p>

“我等自扬州府来,持扬州镇守太监印信,拜见南京镇守太监傅容傅公公。”</p>

护卫的番子上前,并未下马,只从怀中取出路引,出示印信。</p>

“扬州镇守?”</p>

“正是。”</p>

印信等物没有问题,城门官转向青缦马车,问道:“车内何人?”</p>

“京城来人。”</p>

这个京城,自然不是应天,而是顺天。</p>

“可请当面?”</p>

“你……”</p>

番子刚要发怒,青缦拉起,车中人露出面容。</p>

金绣白泽服,金缘乌纱,腰束玉带,佩一柄绣春刀。</p>

剑眉星眸,肤如玉色,通身的贵气。</p>

饶是见多宗室勋贵子弟的城门卫,也不禁看愣了一下。</p>

“吾乃长安伯顾靖之。”</p>

一句话,青缦再次垂下。</p>

顾靖之?</p>

名字耳生,看冠服,至少是个伯爷。</p>

无皇命,藩王不得离开封地。同理,两京和中都的勋贵,也不能擅离。</p>

长安伯远从北来,唯一的可能,即是身负皇令,说不得就是南下办事的锦衣卫。</p>

如果真是锦衣卫,里面怕是有些门道。听说前些日子,扬州出了大事,有-盗-匪-不开眼,截杀厂卫。</p>

刚刚扫过一眼,这位伯爷,气色貌似不太好……</p>

城门官心神飞闪,疑惑接连涌上心头。见番子和缇骑神情不善,终没敢多问,查验过腰牌,便让路放行。</p>

马车进城后,城门官当即遣人报知五城兵马司及应天府。</p>

后者接到消息,马车已停在镇守府前。</p>

听长随禀报,傅容神情微变。</p>

“真是长安伯?”</p>

“回公公,来人是这么说。”</p>

家人一边说,一边呈上名帖。</p>

顾靖之三字,笔锋如刀,力透纸背,似有煞气迎面。</p>

“快请,开正门!”</p>

单是锦衣卫千户,不值如此。但顾家未获罪前,在神京城可是顶尖的勋贵。</p>

顾卿的曾祖母是仁宗皇帝之女,英宗皇帝的姑母。因顾卿高祖在土木堡战死,曾祖和祖父无辜获罪,被夺爵流放,在乾清宫前苦跪两日,未果,毅然除去绫罗绸缎,着麻衣戴木簪,同夫家一起北上。</p>

三年后,病死在朔北。</p>

顾家三代在北疆戍卫,立下赫赫战功,被天子召回。归京后即洗脱罪名,复爵位,发还家产庄田。</p>

念及逝于北疆的皇族公主,天子特下恩旨,立顾鼎为侯世子,袭父爵位。封顾卿一等伯爵,世袭罔替。</p>

如此,顾家荣耀一时无两。</p>

顾家复爵时,傅容已在南京。关于神京城的消息,多从旁人口中得来。</p>

就其本人,同顾家并无干系。但他还是小黄门时,借着同姓,拜为干爹的傅公公,曾伺候过仁宗皇帝的两位公主。其资格之老,司礼监的提督王岳、掌印戴义,见面都得弯腰。</p>

可惜人走茶凉。</p>

傅公公人刚没,傅容就被挤来南京。</p>

说得好听,国朝开立之地,镇守之职不容轻忽,需得老成持重之辈。实际上,不过是司礼监容不下他!</p>

他可是傅公公的干亲,论资排辈,宁瑾陈宽及不上,王岳也差了几分,但和戴义换换位置,没人能挑出理来。</p>

只可惜……</p>

傅容摇摇头,世事难买早知道。</p>

没能狠下心,棋差一招,怨不得谁。</p>

怪只怪自视甚高,以为有傅公公的荫庇,就能顺风顺水。到头来阴沟里翻船,被扔到南边养老,苦果只能自己吞。</p>

在南京多年,傅容面上笑呵呵,像个弥勒佛,实则憋了一肚子怨气。</p>

顾卿此次前来,让傅容看到了机会。</p>

搭上顾家的船,未必能马上调回神京,好处却是一定不少。</p>

至少,和顾家有几分交情的勋贵功臣,往后再见,总要给他几分颜面。不会再如之前一般,探查个消息都要束手束脚。</p>

心下打定主意,傅容对顾卿更多几分客气。将人请进正厅,令长随奉茶。</p>

稍作寒暄,便不再废话,直接询问来意。</p>

“只要咱家能做到,长安伯尽管开口,咱家必不会推辞。”</p>

顾卿放下茶盏,道:“傅公公高义。”</p>

“岂敢。”</p>

“如此,顾某便不再客套。”</p>

“正该如此。”</p>

“在下欲至南京刑部大牢,提审一名人犯,可请傅公公帮忙?”</p>

南京刑部大牢,提审人犯?</p>

傅容笑容微僵,这还真不客套。</p>

“敢问伯爷,想提哪名人犯?”</p>

“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p>

“这……”</p>

犹豫片刻,傅容苦笑道:“这事可不好办。”</p>

“为何?”</p>

“戴铣被人告发,私--通-海盗。应天府的差役搜查其家,搜出白银千两。更有一封密信,落款是海匪谢十六。证据确凿,当日就押入刑部大牢,除三司,任何人不得见。”</p>

“谢十六?”</p>

“此人本名谢紘,化名谢石棋,以商人做隐蔽,是江浙福建一带有名的海贼。同其他五人一起,奉悍匪许光头为头目,横行海上,拦截商船,祸害沿海百姓,无恶不作。”</p>

和谢十六扯上关系,甭说是一个给事中,便是南京六部尚书,都要丢官送命。</p>

“此事确实?”</p>

“真也好,假也罢,戴铣必死。”傅容道,“想将他提出大牢,实是无法。”</p>

“真没办法?”</p>

“不怕伯爷笑话,咱家在南京实在是说不上话。如果伯爷真要见他,咱家倒是可以为伯爷另指一条路。”</p>

“傅公公请讲。”</p>

“魏国公。”</p>

顾卿垂下眼眸,神情莫测。</p>

傅容压低声音,道:“南直隶的水太深,旁人搀和进来,未必得好。魏国公则不然,跺跺脚,金陵都要抖三抖。他发话,刑部定要给面子。如果伯爷信得过咱家,咱家这就遣人往魏国公府送信。”</p>

“魏国公会帮忙?”</p>

傅容眯眼,笑得像尊弥勒佛。</p>

“高凤翔那老小子从扬州回京,想必去过扬州镇守太监府。”</p>

顾卿点头。</p>

“伯爷可是当面见过?”</p>

“见过。”</p>

没有什么好隐瞒,顾卿回答得干脆。</p>

“既见过高凤翔,伯爷应知,咱家手里握着不少好东西。南直隶的勋贵功臣,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咱家这里留过名。”</p>

“魏国公亦然?”</p>

“魏国公持身刚正,国公府的右长史却是贪心不足。半年前,联合恶-绅,霸-占民田五六百亩。更胆大包天,瞒骗过魏国公夫人,挂在国公府功臣田内。”</p>

“此事魏国公可知?”</p>

“自然不知。”傅容笑道,“不然,咱家如何能做这个人情,又凭什么说动魏国公,帮伯爷这个忙?”</p>

“劳烦傅公公。”</p>

“不敢。”</p>

傅容笑道:“能帮上伯爷的忙,是咱家有幸。伯爷无需这般客气。”</p>

话落,自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研墨抄录下两页,当着顾卿的面,装入信封,用火蜡封好。</p>

傅容唤来长随,道:“送去魏国公府,记住,交到左长史手上!”</p>

“是!”</p>

长随退下,不消片刻,有家人来报,应天府府丞和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投帖拜访。</p>

傅容明白,这些人想见的不是自己。</p>

“伯爷是什么意思?见还是不见?”</p>

“顾某旅途疲惫,还请傅公公帮忙。”</p>

“咱家明白了。”</p>

傅容收起名帖,唤来束铃为顾卿引路。</p>

“伯爷暂到东厢歇息,咱家去打发了他们。”</p>

平时不上门,这回主找来,八成是要打探消息,要么就是知道了长安伯的身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