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1 / 2)

 能的运用相结合的一套工作途径、形式和方法。【】语法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散发一些各自不同的卡片,让学生分析卡片上专门挑选的实际语言材料,以便加深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也检查了学生的知识,并把学生引导到准备学习新教材。植物教师在让学生学习植物的一个新的纲或科的时候,先让他们仔细观察活的客体茎、花、根等等。物理教师建议学生认真思考他们观察过的某种现象的本质,同时,分析其中的新的、不懂的东西,这就很自然地引导为知识的运用。历史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包含着相当分量的学生不懂的东西;学生要弄懂这些不懂的地方,就要使用以前获得的知识。</p>

在中年级和高年级,特别是在上课刚开始,学生着手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事先对自然现象或劳动过程进行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我们认为这一方法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植物的根的教材以前,学生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观察各种植物的根是怎样生长发育的。在学习物理中的机械运动形式以前,就让学生到技术修理站、筑路队、房屋建筑工地、动物饲养场去观察各种机械和机器的工作情况。教师在布置预先观察的课题时,其用意在于让学生思考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在上课时利用这些观察所得的材料,就是为了揭示这些联系。学生在观察中所发觉的已知的和未知的东西越多,他们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就越积极。</p>

在中年级,以熟记和保持为目的的工作比在小学阶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力求做到,使各种公式、标志、测量单位、物质的特点和属性以及其他概括性的原理,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反复出现,这些实际作业既包含着知识的深化、发展和运用,也和劳动相联系。为了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达到一定的自动化的程度,譬如代数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套试题和应用题,使他们通过解题能在3、4小时之内把乘法的所有公式都复习一遍。语法教师编制了一整套创造性默写和视读默写,让学生在五八年级的几年里完成这些作业,以便把最重要的正字法规则都能复习好几遍。这样做了以后,就不再花费时间去复习规则本身的表述了。这种备课要求有远见性,能够看到学生在一整年内的学习,并且在时间上,在课内和课外作业的配合上,都加以合理的安排。</p>

在学年开始的时候,语文教师就要定出规划,让五至八年级学生每年完成多少复习语法规则的练习,完成多少训练书写自动化的练习。数学和物理教师每一学年都给学生布置一些实际作业,让他们在实地、在教学工厂、在实验园地、在实验室里去完成,以便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复习各种测量单位、公式、属性及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实际作业又是跟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例如,让学生建造玻璃温室,开掘种果树的壕沟或土坑,开辟果树和观赏植物的苗圃等。所有这些劳动作业,除了生产劳动的目的以外,还要求达到巩固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譬如计算体积和面积等。在学校自办的肥料工厂里,学生**地计算他们制造的肥料里所含的各种物质的百分比。在这里劳动的学生,不仅能学习生物和化学,而且能学习数学。我们深信,如果一个人的日常劳动要求他经常计算百分数的话,他对百分数必定是很熟悉的。</p>

在中年级,我们十分重视演示法,即演示劳动过程和工艺过程,操纵机器和机械,制作教学用具和仪器的方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天文学教师,都向学生演示怎样使用各种仪器和工具,同时,也给每一个学生安排必要的时间让他**地调整有时是拆开和装配仪器。演示法在教学工厂里和教学实验园地里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掌握劳动过程是从观看演示开始的,学生从演示中看到了高明的、完善的劳动的榜样。在劳动课上,八年级学生进行专门的实习,来学习操纵内燃机和电动机,学习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规定出最低限度的要求,让他在从一年级到八年级的学习年代里,在工作室里、教学工厂里和家里的工作角里,制作出多少直观教具和仪器。</p>

在中年级,我们也十分重视这样一些创造性脑力劳动的形式,如让学生在读完书以后写书评,进行初步的设计计算,写学术报告的摘要介绍等放在七、八年级。</p>

中学高年级的任务,是给学生以广泛的综合技术教育,养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高度素养,给予牢固的实际技能和技巧,培养对劳动和对知识的热爱,使学生做好自觉地选择专业的准备。因此,教学方法的特点、课的结构和体系、课堂上的**作业和自学的比重、实际运用知识的性质,都要与上述的目的相适应。高年级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与低年级和中年级这两个教学阶段相比较,高年级在更大的程度上**地和有意识地去获取新知识和运用已有的知识,采取更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从事**的脑力劳动,以及这是高年级所特有的任务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同年龄的和年幼的同学。在高年级,理论性的技能和技巧的范围是如此广泛,以致如果不在获得知识的每一步上都跟知识的运用和传授、**的探求和猎取相互配合起来,高年级学生就无法顺利地学习。</p>

我们在高年级放在首要地位而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明显地具有脑力劳动的下列特征:1利用以前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去“猎取”新的知识;以此为目的而**地分析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2养成**地把课堂上得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形成、发展和加深为此目的而必需的技能和技巧;为此目的而完成实际作业,如做练习、进行计算、解应用题等;装配各种机器和机械的活动模型等。3在自然条件下和实验室里对各种现象和过程进行研究工作。</p>

在高年级,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教学方法的特点对于教材内容的特点及知识的可运用性的依存关系。50年代初,我们学校在高年级教学中形成了一个“演讲实验上课制”。这一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把讲解获得、概括理论知识的方法跟旨在加深、发展和检查知识的实际作业的方法多样化地结合起来。教师在准备一系列的课时,就要考虑到并且规划出这种结合。在这里,不可能规定出任何一种标准的课的结构模式,也不可能找出一种对所有学科或一门学科的所有章节都通用的教学方法。例如,文学、历史、数学或物理的某一章节课题需要上一节“引言课”即在这节课上先对本章节的全部教材做一个总的介绍,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就没有上这种课的必要。</p>

在“演讲实验上课制”里</p>

,演**关于历史的、文学的、地理的、自然科学的内容的演讲起着很大的作用。根据课题的内容和实际作业应占的比重,可以用一、二节或好几节课进行演讲,而把其余的时间用于让学生进行**的实际作业,这种实际作业的目的不仅是加深和发展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而且还包括获取新知识,为学习新教材做准备。在一些情况下,演讲的内容可以把本课题的所有最重要的理论问题都包括进去;在另一些情况下,演讲只选取部分教材为内容,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分析的榜样,教会他们怎样**地研究理论问题。第一种演讲一般适用于自然科学学科特别是物理、化学,第二种演讲则适用于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p>

我校全体教师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演讲跟接着进行的**实际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演讲是为**作业指明方向,它不仅讲解理论问题的内容,而且指明研究、实验和阅读参考书的方法。这一点对于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特别重要。有经验的物理、化学教师,总是把实际指导**作业方法作为演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p>

数学课的演讲具有只有这门学科才有的一些特点。严格地说,在数学课上,纯粹的演讲几乎是没有的。在有经验的数学教师的课上,学生总是一边听教师对理论问题的讲解,一边在思考他随手记的笔记随录,这种笔记也就是他对演讲中所谈到的规律性进行深入思考的作业题。学生在思考这些作业题的时候,就要运用以前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对演讲的深入理解是通过**作业体现出来的,知识也在**作业中得到了发展和深化。</p>

人文学科特别是历史学科的演讲,其特点是讲授教材时的概括性。有经验的历史教师总是为演讲挑选那些最重要的、带根本性的问题,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同时,教师也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在**作业中进行研究和解答。例如,在复习19世纪的德国这一课题时,学生**地探讨“德国封建关系的消亡过程”这一问题。教师在就这一课题进行综述性的演讲”时,告诉学生应当怎样**研究问题,利用哪些参考资料。</p>

地理学科的演讲的特点,是广泛引用那些说明某个国家或某一类国家发展的经济、政治条件的补充材料。</p>

在文学课的演讲中,我们十分重视艺术的、审美情感的因素。文学教师的演讲的中心是分析艺术形象,并且力求最大限度地转达作家的描绘手段。在这些讲演中,教师经常直接地诉诸青年们的思想和感情,激发他们去深入思考某些社会现象,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和心理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