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苍龙啸天,宵小退散(1 / 1)

 安宅船,即便是家大业大的坊津水军,也只有五艘而已。这类船只外可对敌,内可通商,一般而言还是作为战略武器威胁敌人。谁知关船这般不争气,三三围剿,还没龙船尽数击溃。仅剩下的一艘关船,已经当场傻眼,不知如何是好。再看三艘龙船,水手们喊着号子,不断划桨,冲向了代表扶桑水师最强战力的安宅船!“乘风!”“破浪!”宁军喊声冲天,面对如此气势,安宅船选择调转船头,避其锋芒。龙船速度太快,作为当世最先进的战船,简直是降维打击!“龙抬头!”张文远命人挥舞令旗,龙首再次张开血盆大口,一颗炮弹直接射向敌船!轰!龙首可并非只能喷吐毒焰,还能作为炮口,变为青龙吐珠!安宅船猝不及防,势大力沉的炮弹,将船身桅杆直接打断。船上的倭寇胆寒心惊,一向称霸东海的他们,在最擅长的海战方面,被一支神秘舰队轻松击败!猝不及防之下,却见那三艘龙船横冲直撞而来!龙首之角,化为锋利之剑,将安宅船拦腰撞翻。船上的倭寇们发出哀鸣之声,海面上的鲨鱼则跃跃欲试。这些畜生可不认人,早就忘了之前喂养他们的倭寇。如今只要有人落海,就成了它们的盘中餐。“拼!跟他们拼了!”“八格牙路!冲上他们的船只!”“今日即便是死,也要杀他们一人!”扶桑倭寇恶向胆边生,开始不断向龙船之上攀爬。张文远同样不惧,号召青龙舰队出列。“小扶桑打算跟咱们刺刀见红!”“来来来!咱们多日操练,今天就让他们知道厉害!”“斩首割耳论军功!弟兄们,杀!”张文远身先士卒,挥舞长矛而去,转瞬之间便斩杀两名倭寇。长兵器简直是倭刀天生的克星,别受后世影视剧的欺骗,觉得扶桑剑客强无敌。即便是明犬这般高手,面对红缨长矛,依旧要头疼不已。一寸长一寸强,倭寇尚未近身,就倒在了长矛手之下。侥幸近身的倭寇,想要斩杀长矛手,却发现他们每个人身边,都配备了保镖!腰刀出鞘斩扶桑!两人一组作战,将倭寇打得叫苦不迭。反观青龙舰队的杀招还在继续,倭寇们杀红了眼,拿出拼命架势。谁知火铳队已经蓄势待发。“射击!”张文远一声令下,火舌怒喷将拼命的倭寇尽数魂归西天。面对这般强大的火力,倭寇们进退两难。前进有长矛腰刀伺候,后撤有火铳追魂。“困兽之斗?今日将这些畜生都杀了!”张文远作为曾被坊津水军俘虏的一员,深知中原同胞的惨状。中原大地有最朴实勤劳的百姓,也有最武德充沛的军队。可是千百年间,却总是被灌输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糟粕思想。有些畜生,根本不值得被原谅。饶人之后,你过得依旧不如意,深知被嘲讽懦弱无能。不饶人呢?至少让对手不痛快,既然为敌不如斩尽杀绝。朱权的军队面对敌人,从来不会讲究仁慈。倭寇的惨叫此起彼伏,令岸边的坊津丰泰胆寒……三艘安宅船很快便燃起火光,被付之一炬。“家主,我们就这样放他们走?”啪!坊津丰泰赏了问话之人一巴掌,怒斥道:“要追你去追!”这般恐怖的战力,恐怕整个扶桑的水师,都不是那龙船的对手!“这些人,是从中原而来!”“速速通知将军大人,中原有讨伐扶桑之心!”“那些愚蠢的藩主,还在勾心斗角,大明已经有征服雄心!”——击溃了九艘关船,三艘安宅船,青龙舰队的出道战,可谓是战功彪炳。朱权则在战后睡得香甜,毕竟有如此先进的战船,要是打输了,张文远可以自杀谢罪了。“痛快!当真是痛快!”张文远大口喝酒,众人焚毁安宅船之际,还不忘搜刮了一番。军纪之中严格写过,不得搜刮敌船,除非是扶桑人,务必杀光抢光。“殿下,虾夷距离此地尚远。”见朱权起来,张文远众人躬身行礼。“不必多礼。”朱权摆了摆手,笑道:“咱们此去,是接受扶桑割地。”“对待当地人,莫要太过偏激。以教导为主,他们也甚是可怜。”“本就没有文化认同,还被蛮夷当做蛮夷。”张文远点头称是,随后询问道:“殿下,刚才何不一口气消灭坊津水军?”朱权打了个哈欠,明显睡意未消。“消灭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只是会提前令扶桑预警。”“坊津水军去找足利义满,后者只会当做海盗只见的争端,并不会引起重视。”“咱们趁机倒卖货物,做起海贸!以后扶桑去威海卫的航线,就由咱们接手。”对于朱权的安排,众人无不信服。事实告诉他们,宁王善谋,同样善战。——京都。足利义满焦头烂额,经过朱权的折腾,所谓的“下克上”思想弥漫在扶桑。经常传出藩主家臣作乱,想要取而代之,就连他这个将军,看手下的眼神都不对劲了。总觉得有刁民要害朕!“将军大人,坊津水军的当家送来了书信。”“一介水寇,找我有何事?”足利义满简单翻阅过后,冷笑道:“水寇内部争端,便哄骗我等,说是中原来犯?”“不必理会此人!中原地大物博,却没有真正的水师!当务之急,是收拾朱权留下的烂摊子!”中原人奉孔子为至圣先师,如今扶桑人奉朱权为下克上之父。农民想要颠覆武士,家臣想要取代家主。一场下克上的演说,成功激起了扶桑人的野心。“将军大人,听闻明国那边有了变动!”北条宗政慌忙前来,低声道:“朱权被驱逐中原,剥夺王爵!”什么?足利义满乍一听闻,双目惊恐,随后放声大笑,甚至流下了眼泪。“天照大神眷顾!大明没了朱权,终于能让我等松口气了!”北条宗政却笑不出来,说出了大明朝廷的下一个决定。“大皇帝陛下发话,让朱权前往虾夷面壁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