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朱权的老师(1 / 1)

 武英殿。洪武大帝结束了朝政,便要批阅奏折。不设太监,事必躬亲。老朱早就习惯了这般工作强度。哪怕年近六十,身体依旧硬朗。“父皇!儿臣听说十七弟回来了!”朱标兴致冲冲,为朱元璋斟茶。“哼!那逆子终于在外面玩够了?还知道回应天府!”老朱轻哼一声,训斥道:“标儿,你这个当大哥的,一定要对他严加管教!”朱标憨笑着答应,宫中谁不知道,太子对弟弟们最是照顾。哪怕顽劣如老十七,那也是太子殿下疼爱的兄弟。“对了,咱已经决定了。让这几个人去辅导老十七的学业。”朱元璋将名单推向朱标,“你且看看吧!”冯胜!蓝玉!傅友德!这可是洪武一朝的名将!朱标看到此处,已经为十七弟捏了把汗。“李……李善长!”朱标看向父皇,不可置信道:“父皇,之前胡惟庸的事情……”朱元璋点头道:“李善长啊,如今是惊弓之鸟!”“咱也借此试探他,会不会倾心教导老十七!”朱标深吸一口气,恐怕辅导老十七学业是假,试探他们的态度才是真!“这名单,如何?对了,咱再让方孝孺过去!”“这书呆子,最是喜欢忠君爱国,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也得让老十七明白,君臣有别的道理。”朱元璋看着自己一天又一天衰老,已经开始为朱标铺路。大明帝国却在一步一步崛起,老朱欣慰的同时,开始未雨绸缪。“父皇,儿臣对这份名单没有异议。”朱标谨慎道:“儿臣以为,十七弟跟其他兄弟们不一样……”不一样?朱元璋笑道:“老二跟老三,那是你一奶同胞的兄弟!”“老四精明强干,以后他就是你手中最锋利的刀!”“老十七有何不同?”朱标摇了摇头,还是没有说出口。二弟三弟如今将他当做太子,更当成未来皇帝。更多是以君臣相称,少了些兄弟亲情。至于老四,蓝玉和詹徽也多次提醒自己,燕王非池中之物。哪怕对北元用兵,朱棣也总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不完全服从蓝玉的安排。其他人还在当工具人的时候,朱棣已经开始偷师蓝玉的兵法。这才是让蓝玉最警惕的地方。“算了,这些不重要。”朱元璋一双虎目,看得透彻,可这些都是成为帝王的必经之路。“标儿,为父相信你对老十七的判断!”就凭传国玉玺放在太子府邸,这等祥瑞之物,朱权都能视之如粪土。就让朱元璋清楚,自家的老十七,并没有野心。“对了,你今日抽空去老十七府上。”朱元璋吩咐道:“明日开始,就让蓝玉先去!”朱标躬身行礼,离开武英殿。詹徽早已在殿前等候。“殿下,十七皇子天资聪颖,与二位皇孙交好。”詹徽面露喜色,低声道:“将来必成殿下助力!”朱标眼中闪过一丝厌恶,“詹徽!我说过多少次,老十七是我的兄弟,并非臣子!”詹徽被这突如其来的训斥吓了一跳。太子平时对他们这些大臣,可是相当尊敬。“微臣知错,请殿下恕罪!”朱标摆了摆手,“以后多放些心思,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朱标说罢,便前往朱权府邸。“有如此贤君,我大明之幸也!”詹徽对着朱标背影,深深作揖。米奇妙妙屋。三丰道士早就等在门口。“道长,我来找十七弟,还请通报。”朱标为人和善,笑道:“莫非道长早就猜到了,今日我会来此?”三丰道士甩了甩道袍,笑道:“穷亲戚占便宜,没完没了是吧?等贫道去请示公子!”朱权昨日喝了个酩酊大醉,正所谓人不风流忹少年。穿越一回,怎么也要体验一把天香阁这类高档场所。以至于杀得两位佳人叫苦连连,他才返回府邸。“公子!你家那穷亲戚又来了!”三丰道士轻轻敲门,“您要是不想见,我就把他丢到八阵图!”朱权睁开微醺的双眼,“让大哥进来,容我沐浴更衣!”任谁也想不到,邋遢老道便是武当山的传奇掌教——张三丰。自从见到了朱权的手段,这位老道便决心跟在身边。哪怕是当个看大门的门卫。结果如常所愿,朱权还真让他去看大门。朱标坐在大厅,忍不住感慨,“十七弟这里,随便摆放的东西都是宝贝!”“此等朱红色的陶瓷圆罐,我还是第一次见!”朱权踏步而来,看到大哥正拿着一罐肥宅快乐水看个不停。“咳咳!大哥,喜欢我便送你几罐。”“那就多谢十七弟了!”朱标可不会跟这个弟弟客气,笑道:“今日为兄到此,可是有好消息告诉你!”好消息?不是被抓进宫上课,就是被要求检查学业。朱权可不认为大哥能带来什么好消息。朱标一脸兴奋,就等着十七弟问自己。“唉!耗不过大哥,还请告诉我是什么好消息吧。”朱权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顺手打开一罐肥宅快乐水,递给了朱标。“大哥,尝尝吧!”朱标接过,嗅了嗅,只觉得清香扑鼻。“嗯?此物呈黑褐色,入口清爽甘甜,却让人回味无穷!”朱权喝了一口,心中暗道:“等我签到获得了配方,就建厂远销北元诸部,扩充大明财政!”朱标赞叹连连,又喝了一口,才想起正事。“十七弟,父皇给你安排了几位老师!”“先别急着拒绝!这些人,可都是咱大明的开国功臣!”“任何一个,单拎出来,都称得上是帝师!”唰!朱标骄傲地将名单递了过去,“这可是父皇跟为兄精心挑选!你定要好生学习!”朱权轻微瞥了眼名单,心中无奈叹气。以他签到十六年获得的东西,还需要这些人来教?蓝玉桀骜,正好帮大哥磨磨性子。冯胜、傅友德,最后都被冤枉,看看能不能帮忙吧!李善长这老狐狸,也该提醒他一下了。朱权心中盘算,想要让帝国稳固,就不能再发生靖难之役。“大哥,兄弟我一定会让你延年益寿!”朱标心中感动,拍了拍朱权的肩膀,“大哥相信!我弟乃大明千里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