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肖家有女初长成(1 / 2)

 我的青春,没有过多的路途。

走完一条路,

看见一条路。

…………

…………

………………

……

肖航记得初二的时候,有一次被异常殷切的一伙朋友邀到校外逛。

那时内陆发展缓慢的巴蜀治安和风气远没有鹭岛好,很多小店主不知法律。做着些违法行为。

有些特殊物品的店、地摊上有少数民族卖土制枪械、有卖国家保护动物的野味店……

也有会卖给未成年人烟酒的店。

在那家夫妇开的店里,在狐朋狗友的教唆下。肖航第一次尝试了酒的滋味。

然后……

额……

然后因为酒精过敏被送医院了。

按常理来说,肖航都过敏反应了应该不该再去碰酒了。

可他却忘不了那种难受的感觉。

那时身体上虽然很难受,可是精神上却异常地舒适。

飘飘然地仿佛能不再烦恼,不再思考。

沉浸在感官的痛苦中,肖航感觉到心中一直压抑的情绪都消失了。

那两天在医院里是他睡得最好的两天。

不过出院归校后却再次沉入了越来越多的烦恼和痛苦中。

父母把自己一个人丢在了巴蜀,自以为亲戚多可以照护完全。可对于从小生长在鹭岛的肖航来说,这些都是陌生人。

这些陌生人,他们说着听不懂的家乡话,在初一就组好的圈子里各自生活。

肖航虽然能游刃有余地在其中应酬,博得好评,却感觉非常累。

每次考试和测试都要控制好分数;每次履行班委和课代表的职务时,都要在两边都留下好印象;每次……

和上上下下所有年龄段的人,左左右右各个团体打成一片。

在外人面前展示得,越是阳光,越有义气,越有能力的肖航。

就越是感觉疲惫,可他又不想卸下伪装来迎接这些他不想接受的陌生人。

为什么不想接受呢?

也许展现了真实的自己,会找到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一个可以合适相处的人。

可肖航却就那么努力藏着自己。他不知道为什么不敢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

感觉中是曾经展现过,也找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那么神奇地居然每次都能透过刻意掩饰的面纱,读懂他的真实想法。可是后来发生了什么了?

也许什么都没发生,也许发生了什么却忘了。

肖航就这么把自己的柔弱藏在贝壳里。

在外人面前做着逻辑上的最佳的抉择。

回应着所有人的期待。

这样的生活是很好的。可就是有一个缺点——费脑。

脑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各种注意事项、计划、阶段预定、时间表……

这些都压的他透不过气来。

父母时空的距离上疏远了。

住院时也没有了在鹭岛时的关心,而是一味地不明真相地责备和告诫恐吓。

出院后的肖航在外界环境的不适和内心的迷茫疲惫下。

发现了“酒”这种缓解方式。

虽然酒后很狼狈,可睡得真的很舒适。

那时每日的学习,帮写作业,辅导他人,打零工。每天费劲心力做事。只为贪图晚上的那一杯酒后,身体不适下内心的愉悦。

所以那时初二15岁的肖航便成了店里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