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的死亡场景的过于巧合性。
读者沉浸在主人公对情人浓烈的情感中,又被小说中强烈的悲伤气氛所蒙蔽。
因此作为读者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主人公在寻找情人的过程中。
刚好住在了情人一个星期以前住过的房间,因为找寻情人未果。
又刚刚好死在情人一周前死去的房间,用的是同一种死亡方式。
这种巧合的交接点在哪?在于“香味”。
然而对于“香味”的真实性,却被作者掩盖了。
布鲁克斯将这篇小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以主人公的死亡为告终,涉及到主人公寻找情人的失败。
木樨香味,房东的谎言,以及自杀;第二部分是真相。
房东对朋友说他(主人公)情人一个星期以前在同一个房间里自杀了。
紧接着,布鲁克斯从主人公的行动动机为切入点来分析这篇小说的情节。
他提出,作者这么写的原因是什么,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又是如何将将两部分串联起来的。
首先来看主人公的动机:寻找情人,没有找到,闻到香味,房东否认,在绝望中选择自杀。
应该是一种带着希望,寻找的过程中慢慢绝望,突然又升起希望,最后希望幻灭彻底绝望的顺序。
从动机来看,给主人公来带希望的“香味”便是整个故事的高潮。
然而作者却用模棱两可的态度,即不告诉读者这香味是真的。
也不告诉读者这香味是假的,通过这一点,是否可以推测出他将故事的高潮设为一个疑点。
将其交给读者自行选择。也就是“故意叫他感到困惑不解”。
然而这种写作手法在小说写作中,却是最不可取的一点。
得到这些线索之后,林凡便跟阿绿一起将其进行了汇总。
总之,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还算是不错。
但如果继续深究下去,他们还需要更多的线索。
或者说是跟林凡来进行总结对比。
如果此时林凡能够醒来的话,两人的情报进行归总,将会得到很多有用的讯息。
但是现在,慕怀也就只好先将自己所得到的情报,来进行归纳总结。
不过,看样子林凡受到的打击,要比他想象中的严重一些。
不然他还是真的头一遭看到林凡这个样子。
柳初雪倒是比林凡先一步回到实验室的大厅之中。
她看了眼正在研究血脉的慕怀。
一脸叹息地说道:“你说我们调查这么多是有意义的吗?”
她问这个问题的时候,顺便还看了一眼慕怀所辛苦整理的情报。
慕怀皱着眉头,有些好奇的看着她。
原本他还并不想要去打听林凡和柳初雪两人去做任务的时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毕竟林凡这个人,如果他想要说的话,自然是会告诉你。
如果他不想要说的话,那么你一个字都无法从他的口中撬开。
现在的情况则是,就算慕怀不想问,现在也有必要关心一下自己的同僚。
毕竟这关系着他们现在调查邪崇组织的进度。
“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皱着眉头。
只听柳初雪唉声叹息地说道:“我们调查一个人,将会死亡一个人。”
“如果我们一直调查下去,这些人类是不是会一直被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