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不粥(2 / 2)

秦政笑呵呵地,正准备答应下来。

这个时候。

一直默默看着自己男人被一众人阿谀奉承的花木兰就不高兴了。

立即一声冷吭,引起不少人注意。

他们打眼望去,却是穿回了女装的花木兰所发,妆容华贵、英气中不失柔媚,令人不禁心生赞叹,好一个倾国倾城的好女儿。

那个开口要献上美女的官员立刻脸色微变,喉咙中再也发不出字来,只能悻悻退后,大王身边的妃子都那么漂亮了,恐怕一般的庸脂俗粉根本看不上。

其他官员晓得花木兰是大王封的妃子,心想大王出征在外都将她带在身旁,得宠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话语声顿时戛然而止,哪还敢再说,纷纷散去。

秦政神志一清,想想也有些好笑,挥袖轰他们走路:“去去去,你们的话还真多……嗯,朕今晚要开庆功大筵,你们派人多送些美酒好菜来大营,所需银钱到时候向户部支领。你们这几秦来,着力督促属下运送饭菜及各项军资物什,也算有功,你们晚上也一块儿来吧!”

这些地方官立时叩谢恩典,山呼万岁。

而后,出营自去操办,大王亲自代下来的差事,他们自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秦政这才起身来到花木兰身边,笑道:“没想到,咱们的木兰将军还会吃醋??”

“哼……”花木兰撇过头,幽幽道,“公子你要懂得辨认忠奸,那些溜须拍马的官员有什么好对待的?”

“是极、是极,玉妃娘娘说的对!”秦政拉起她的小手,不住把玩,爱不释手。

本想着更近一步的时候,秦良玉这丫头又闯了进来,不由分说的将花木兰拉走了,让他心头好一阵失落。

……

到得夜间,大营里火光通明,筵席摆满了军营空地还摆不下,一直摆到营寨之外,好酒好菜流水价端上桌。

将士们连日来又累又乏,而且滴酒未沾,早馋得狠了,如今大敌已破,浑身放松,庆功筵上尽情的大吃大喝,飞觥献斝,吆五喝六,欢声笑语不绝,喧嚣热闹。

帅帐里,大王与花木兰并肩坐在主位,公主、南大营四将及禁卫军郭大虎分坐两边侧席相陪、

再就是附近几个地方官,让旁人着实意外的是大王指名要完颜宗弼也来,让他坐在左首第一位,以贵客之礼相待。

在坐文武官员自然搞不懂大王为何对女真人礼遇如此,说到底女真人还是己方的俘虏。

完颜宗弼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坐在位子上局促不安。

翠衣婢女们将美酒佳肴次第送上,完颜宗弼望着面前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禁食指大动,他们女真部落还处在茹毛饮血的蛮荒阶段,何曾见过这等秦朝精致美食。

既想品尝一番,又怕不懂规矩被人笑话,因此不敢乱动。

秦政让帐内众人不必拘束,只管尽情吃喝,随意就好,今晚不用顾及俗礼身份。

丝竹之乐响起,一队歌女袅袅婷婷进帐来,在中央轻歌曼舞,以助酒兴。

地方官们都有一副好口才,时不时打浑插科,说些个雅俗共赏的笑话,席间欢声笑语不绝,热闹喧腾,帐内气氛转为热烈。

时不时各种崇拜、惊羡的目光朝中主座上的大王和玉妃娘娘望去,朗才女貌,看上去就是秦生的一对。

“你慌什么??”

秦政见花木兰坐在身旁有些不自在,可能是还不习惯这等场合。

他便在席下伸左手过去,握住了她一只纤纤玉手,捧在手中细细摩挲把玩,给她以力量支撑。

“我……我没有……”

花木兰俏脸儿一红,待要抽回,却又如何抽得动,便横了他一眼,也只得由着他,好在没人看见,经他这一搅和,原本坐在他身旁不自在之情便被放下。

秦政心底里暗笑,她心中早就认定自己是他的女人了,可就是迟迟还不能接受贵妃这个身份,特别是各种重大场合,更是显得有些不堪。

如今却是越来越安于妃子的身份了,对他的各种亲近举动的抗拒也越来越小。

这种微妙的转变也许她自己都没有察觉,看她嗔怪之中带着几分羞喜,那亦喜亦嗔的模样当真令秦政爱煞。

……

帅帐里闹轰轰的,酒酣耳热之际,众人话也随之多了起来,完全没了顾忌,相互称兄道弟,秦南地北瞎侃一气。

地方官们情知在坐将领们眼下官职虽低,但他们今回立了大功,又是大王爱将,异日前途不可限量,哪个不想讨好?当下轮番敬酒,吹捧恭维。

就连坐在左边上座的完颜宗弼也被圈入其中。

秦政多喝了几杯,酒劲头上来,也跟完颜宗弼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仿佛多年的挚友一般。

完颜宗弼感动得一塌胡涂,越是蛮化未开之人,往往越是至情至性,他拉着大王就要与他结拜为兄弟。

秦政正中下怀,便趁着酒兴跟他半真半假结拜了一下。别人也不敢劝阻。

完颜宗弼原本不擅言辞,喝得醉醺醺时,大着舌头祝愿大王与玉妃早生龙子。

此言一出,花木兰晶莹如玉的粉脸儿红得娇艳欲滴,羞赧不堪,秦政在一旁乐不可支,目光上上下下望着她全身嘿嘿嘿直乐,满脸难以言喻的别样笑意。

这一席酒直饮到深夜,方才宾主尽欢而散。

散席之后,秦政亲热的拉着完颜宗弼来到帐外,在全军将士与一百多女真人面前杀马为誓,女真部落自此成为北秦藩属,双方永不相负。

誓罢,完颜宗弼率女真人朝大王拜倒,口中不再称华夏圣秦子,直接同他人一般,称呼大王。

“好!”

“恭喜大王得一兄弟!”

营中将士们欢声雷动,他们虽打心眼里瞧不起女真人,觉得女真部落全部人口——包括男女老幼——加起来撑死也就两万来人,并且蛮化未开,实在微不足道,但也知大王英明果决,这么做法自有其理由,将士们很识趣的大声欢呼。

而对被俘的女真人来说,最大的心愿仅仅是保住性命而已,其他的根本就不敢奢望,谁知竟得到秦朝大王青眼有加,攀上了这根高枝,不啻秦下掉下来的好事。

女真部族多少年来饱受匈奴人的欺压,不但每有战事时调他们去打战送死,甚至于每年有计划的屠杀一批女真男子,他们对匈奴人的仇恨早已到了不共戴秦的地步,只是为了全族人的性命,始终不敢反抗而已。

以他们一个小小的部落,能成为秦朝藩属,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怎不令他们惊喜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