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朝局(1 / 2)

智相 别烦 0 字 2023-06-0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听到众人恭敬的称呼,范仲淹抚须一笑:“老朽已为布衣,让诸位大人在此久等,实为惭愧。”

众人连忙推说不敢。

“老师不知在岳州过得如何?”富弼关心道,“这岳州的气候时好时坏。学生实在是颇为担忧。这岳州知州吴文涛与我乃是同年,我可以打打招呼。”

范仲淹神色淡然,大气道:“我本布衣,三十年前赶考,也是白粥咸菜。怎么?做了几年官,这白粥咸菜便吃不得了?这茅草屋也住不得了?”

富弼认真道:“老师乃是社稷之栋梁,平时需注意身体。如若有什么意外,我等身为学生,必然自责而死。”

范仲淹拿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茶水,风淡云轻道:“言重了。如今,老夫也是行将入土的朽木,不值得一提。”

“范公万不可有此心啊。”中书舍人蔡襄道,“庆历新政,范公与富公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项举措,实在是惠及民生与朝廷。官家在上朝时不止一次地表示出对范公的思念之情。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等到这阵风头过去,朝廷必将起复范公。”

众人纷纷称是道。

范仲淹叹了口气,想起了什么,问富弼:“今日匆忙叫我前来,是何事?”

富弼眼神黯淡,说道,“老师,欧阳公也被黜落了。”

“啊?欧阳修他?”范仲淹神情意外至极。

在座众人皆沉默不语,大家都知范公与欧阳公一直是政坛上的盟友,两人都以清廉高洁之风称颂于朝野上下。

富弼拢着袖子,解释道:“自从老师被贬,欧阳公一直上书言事,要求继续改革,将老师您提倡的几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结果,受到枢密使庞大人的驳斥,在他的建议下,官家将欧阳公贬谪至沧州。”

“又是那个庞籍?”范仲淹表情悲愤不已,“我与他本有芥蒂,这次被贬,我也认了。可是,他竟然操纵朝野上下,对欧阳修下手!欧阳修为人品行高洁,才华横溢。此时西夏与我大宋互有战事,朝廷当是用人之际。将这些清流全部贬谪,是社稷之损失啊。”

讲到此,范仲淹难掩失望悲愤之情。

富弼叹了口气,亲自为恩师沏茶,激情昂扬道,“老师,那庞籍仗着曾经与皇后家有世交,飞扬跋扈。现在老师您被贬,他更是有恃无恐。朝野上下,早就不满了。我等星夜奔驰,来到岳州,也是想联名上书,发动御史弹劾他。”

另外一位翰林学士也接口道:“是的,范公。我们这次联合了七八位大臣,想联名上书。另外,就是恳请您也上书一封,加重这次弹劾的力度和分量。”

范仲淹迟疑道:“老夫现在已无官身,乃是一介布衣,这样做合适吗?”

富弼跪在地上,恳切说道:“老师,您自己曾说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朝野上下,对您说的话,无不奉为真理。”

富弼说完,其他众位官员都众口一词,诚心请范仲淹上书。

“也罢,也罢。”范仲淹脸色严肃道,“我这把老骨头,在入土之前,就尽一尽最后的义务。”

此时,孤灯如豆。灯火照耀着在座官员的脸庞,个个神情肃穆,义愤填膺。朝廷清流与庞党的决战计划,已经悄然铺展开。

花了两个时辰,在座的官员终于敲定了上书的内容。

范仲淹脸色有些疲倦,又想起了一事,对富弼问道,“这座孤岛上的屋舍,是用三司户部的钱款修葺的?”

富弼连忙摆手:“老师,您时常跟我们说要洁身自好。这朝廷的钱,我们怎敢动分文?这几座屋舍,是我们几位至交自己掏的钱修建的,就是为了偶尔能够小聚一下。”

“行,不过这侍女画舫之类的,就尽量不要去搞了。”范仲淹语重心长道,“你乃是朝廷清流,一定要洁身自好。”

富弼立即躬身道,“学生谨遵老师教导。”

范仲淹眼神滑向屋内一角,冲那位官员露出熟悉一笑道:“仲仪,别来无恙啊?你那封书信,我可是读了好几遍。”

“是吗?我看你对那孩子印象不错。”王素莞尔一笑,“不枉我把他约到岳州来。”

范仲淹抚须笑道:“仲议,你向来注重声名,很少向我推荐人才。这一次,却是写了这么长的一封书信举荐柳明,我怎能不重视呢?”

王素颔首道:“五百年来,必有王者中兴。柳明这个年轻人,我观之,是一个极为可塑造之才。”

王素之所以将吏员招募的大权交给柳明,便是要看看对方会怎样表现。若是普通人,拥有此权力,必然会得意忘形,吃拿卡要,或者塞进自己的关系户。

然而,柳明却是完全不同的做派,不仅在招募上做到公平允正,将更多机会给山民和品行端正之人,使得县衙招募到更多合适的吏胥。同时,与各位乡绅也不忘协作,互相之间保持了一种和睦的关系。

让王素欣慰的是,柳明不但能够公而忘私,同时还能体察世情,的确是一名不可多得之人才。他考虑再三,便给自己的好友范仲淹写了这封荐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