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韬感到十分为难,如此大好机会,就此错过当然不划算了。好在此时,向大宋西军发出的求援信有了回应。
一支百人左右,身着羌人猎户服装的人出现在天都山附近,按照约定的方式和孟韬等人汇合。
西北各部杂居,西夏境内羌人众多,如此打扮确实可以起到混淆视线,起到掩护效果。
有人前来相助,那是最好不过。不过见到领头之人,孟韬还是一惊,他没想到带队的竟然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虽然自己这具身体的主人不过才十六岁,但孟韬内心里从未把自己当作少年。所以骤然见到一个少年人出现,心里下意识泛起不靠谱的感觉来。
西北到底是谁在主事?这样重要的事情,就不能派个靠谱的人来吗?
孟韬本来满腹牢骚和不信任,不过听了这位少年的名字之后,陡然安心了不少。
种谔,这位少年名叫种谔。
熟悉北宋历史的人,对此人肯定不陌生,对种家更不会陌生。北宋历史上,驻守西北的有三大名将世家。
麟州杨家,也就后世传中的杨家将,杨业以及他的后世子孙;再一个便是府州折家;再次便是清涧城种家。
种家如今的家主是种世衡,乃是大儒种放的侄子,很奇怪他没有继承叔父在儒学上的衣钵,而是投笔从戎,驻守西北,成为一代名将。
两年前,正是种世衡用反间计,借李元昊之手,杀掉了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可见他心思缜密,运筹帷幄。
如今官居延州知州的种世衡,派自己不满十八岁的儿子种谔前来,协助自己营救兴平公主,能他的做法不靠谱吗?
兴许名将世家的少年早熟,可堪大用也未可知?毕竟种世衡八个儿子中,种谔是名头最响的一个。盛名之下无虚士,这句话用在他身上,想来不会有错。
“孟公子,接到您的传讯,范相公和家父商议后,派在下前来协助您!”种谔出于意料的很谦逊客气,而且对孟韬颇为恭敬。
是他性格使然?还是有人拨的缘故?孟韬不大确定,头道:“好……对了,你范相公,他如今在西北?”
种谔道:“是的,范相公奉命宣抚陕西路,本来在延州,想必如今已经移跸庆州,准备接应你我。”
范仲淹离开东京汴梁,宣抚陕西路?看似级别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国之重臣。但一个宰相不在中枢,何况他还是新政主导者,离开国都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庆历新政,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失败!
孟韬暗叹一声,道:“令尊乃大宋名将,想来虎父无犬子,范相公和令尊能派你前来,必有道理,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会的,种谔听从孟公子调遣,定当竭尽全力。”种谔道:“范相公有叮嘱,我们救人之后立即南下过萧关……他已经从秦州调狄汉臣北上接应了。”
狄汉臣者,狄青也!
为了一个兴平公主,范仲淹亲自坐镇庆州,还派出了种谔和狄青两位中青代猛将,若是失败,似乎有些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