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简单点说,君主非常贤明,就怎么想怎么说;君主比较糊涂,或者比较暴躁等等,保持正直的品格是应该的,但说话办事就要讲究方式方法了。也许这才是白起被杀,而蒙骜历经四朝不倒的真正原因。
蒙毅此刻除了肩负阻止“屠龙王”重任,还有估计蒙家满门数百口的生死,谁也不知道如果自己夺走了秦王嬴政的女人,会不会让秦王嬴政情绪失控,从而铲除蒙家,进而影响历史进程。
总之一个字,难!
就在蒙毅纠结的同时,秦赵的战事发生重大变化。
公元前235年,赵悼襄王非常宠爱出生倡伎的倡后,废黜与正妻所生长子、有德行的太子赵嘉,而将品行不端的赵偃立为太子。同年冬天,赵王赵偃去世,谥号赵悼襄王,赵国太子赵偃继位。
自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衰,君主也一个比一个荒唐无能,最终被秦国灭掉。而此时赵国有一位公子嘉,曾是赵悼襄王时的太子,后来虽被废弃,但他在邯郸城被秦军攻占后,收拢赵国残余势力,北走代郡,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抗秦六年之久,唱响了一曲壮烈凄美的英雄赞歌。这个后面会有精彩剧情,敬请关注!
由于赵国数十年惨遭秦国攻打,国力衰竭。赵国虽有名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如今赵国只剩下4个郡,除了邯郸郡尚且还比较富庶,其余三个北边郡荒凉不堪,反而拖累了赵国所剩不多的钱粮。要不是齐国暗中支援了一批钱粮,此时的赵国恐怕早就亡国了。
新任赵王赵迁也是昏庸无能的主,任用奸臣郭开。而郭开眼看着赵国江河日下,竟然萌生了暗通秦国的想法。史料记载,郭开,晋阳人。战国末期赵王赵迁的宠臣,出身太原郭氏,历仕赵悼襄王赵偃、赵幽缪王赵迁两代君主,拜为相国,封为建信君。谗言陷害名将廉颇和李牧,加速了赵国的灭亡。进入秦国,拜为上卿。后来他返回邯郸搬运家财,为沿途盗贼所杀。
公元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率领新编的30万大军,再度向赵国南部进攻,兵锋直指邯郸南部的重镇邺城,威逼赵国国都邯郸。
赵国大将扈辄在秦国大将桓齮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只能死守邺城。同时为了巩固邺城,亲自率领精兵屯守于邺城城外的东崮山。
秦国大将桓齮也不着急,只是在邺城和东崮山之间修筑壕沟和营寨,做出一副想要围困10万赵军的样子。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秦军不仅仅隔断了邺城和东崮山的联系,而且切断了邺城和赵国后方联系。
赵国邯郸,王宫大殿。
“大王,扈辄只守不攻,我国后方粮草的压力大增。而反观秦国有巴蜀和汉中两大粮仓,长此以往,恐怕要重蹈长平之战的覆辙。”赵国权臣郭开适时地提醒赵王赵迁。
长平一战赵军六十五万人被围。大秦可是足足困了两个月,这才使得赵军投降。那一战大秦投入军队逾百万人,才有了长平一战之胜。战前秦国精锐军队有60万,而赵国精锐有45万,后来双方又相继征调青壮,导致秦军总兵力达到了百万,而赵国总兵力也达到了65万。赵军被围困两个月后,只剩下45万饥饿疲惫的士兵,而秦国也伤亡了20多万人。为了彻底削弱赵国的军力,秦国大将白起索性坑杀了40多万赵国降兵。
“可是秦国有三十万人,总不能让扈辄以卵击石吧?”新任赵王赵迁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是还是明白“以少胜多往往很困难”的道理。
“大王此言差矣,秦军久屯于邺城和东崮山之间,粮草运输比我们赵国更加困难,况且赵国多出精兵强将,如果能够在邺城之下大败秦军,那么赵国就能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赵国权臣郭开又费尽口舌,不断地蛊惑着新任赵王赵迁。
“如此,寡人就下令扈辄寻机出兵,不求大败秦军,只要逼退秦军就算是大功一件。”新任赵王赵迁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能坐以待毙:反正粮草不济了,拼一把!或许另有转机呢?
如果廉颇还在赵国,一定会失望透顶,因为这就是当年长平之战的翻版啊!粮草不济、不能久持!
奸臣郭开此刻也是欣喜异常,他完全就是一个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小人,眼看着做赵国臣子捞不了多少好处,索性和秦国大臣王敖秘密联络。得到了秦国上万两黄金的重礼,奸臣郭开自然卖力地卖国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