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章 南北之战,天下大定(2 / 2)

徐秋歌留下一万西军驻守广南西路,她则和谢长衿一起,率领两万西军步卒,两万摧山重卒,火速从蜀中赶往云州,支援高丽仙、霍姓武将、卓宗棠。

徐秋歌,彻底将自己交给了大凉女帝。

女王,终究臣服于女帝。

有了摧山重卒,左路便立即形成了碾压之势。

同时,右线的岳单不再有丝毫估计,率领天逐重骑、大风轻骑为前锋,镇北军为后援,全力出击,意图牵扯着北蛮兵力,为中路的推进争取战机。

但中路的项羽夫妇和徐骁夫妇,面对的对手是北蛮大将军郭瞰。

双方兵力相当。

凤翼轻骑和天逐重骑也无法对郭瞰麾下的骑军形成碾压优势,双方继续焦灼。

然而女帝不愿意等。

于是那只女帝秘密打造出来的重骑隆重登场。

足足五万人。

名大定重卒。

但大定重卒并非是压倒北蛮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统率大定重卒的那个人,那个将军!

将军姓韩。

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有女帝知道。

这位将军率领大定重卒出兵之际,登基之后从没离开过临安的女帝,竟然亲自来到建康,亲自送这位将军出征。

这是何等的尊荣!

这还不算,女帝甚至将天子剑给了这位姓韩的将军,并昭告天下,燕云战事,诸将皆听这位将军之令,敢有不从者,杀无赦。

又修书一封给项羽。

内容如何无从得知,但大定重卒赶到中路后,项羽竟然让出了帅帐。

着实让天下人意外。

很快,北蛮和大凉都知道了这位韩将军。

也知道了女帝如何称呼他。

女帝称他:韩仙?

是仙?

什么仙?

无从得知。

但是又很快得知,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北蛮大将军郭瞰,当这位韩姓将军率领大定重卒出现在燕云十六州战场时,他就知道了大凉的这位最后才现身的将军的真实身份。

他知道,北蛮输了。

于是北蛮就真的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

世人这才知道,韩仙,不是剑仙不是道家仙人。

是兵仙。

郭瞰大败,溃逃之战,被李汝鱼斩于望南城,其后北蛮那位汉子出现,亦剑道圣人之姿大战李汝鱼,最后李汝鱼重伤而退。

北蛮那位汉子,亦黯然带伤回了草原。

他的剑道犹在李汝鱼之上,但历次战斗,他皆受伤而归,和李汝鱼一战,虽然重创了李汝鱼,但他已被春秋之剑打中。

虽然不会死,但今生无望剑道成圣,能再重返万象都希望渺茫。

入冬之后,大雪之前,北蛮大败。

大凉雄师带着数百年的怨恨,带着快意,纵马草原,直奔北蛮上京,最终破开城门,活擒了北蛮雄主,为这一场战事落下帷幕。

其后大凉雄师班师回朝等事情不足一一言表。

女帝封了北蛮诸多部族,将大一统的北蛮彻底打回到部落争霸的时代。

在数十年间,北蛮都难以再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这一招其实临安朝堂很多重臣反对,毕竟在他们看来,大凉应该借此机会彻底掌控北蛮草原,然后有有大儒黄裳出来言称,说北蛮历来凶悍,纵然一时屈服大凉,也不会永远屈服大凉。

掌控得了一时,但未来那一天北蛮忽然反了,又要死多少大凉儿郎。

不如让他们内斗。

这才让朝野之间的异议平复下去——其实大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大战之后,大凉成了天下霸主,大家总得显示一下当臣子的存在感不是?

是以黄裳一说话,大家便纷纷赞同了。

都不是傻子。

猜都猜得出来,黄裳这席话本是受了女帝授意。

然众人又没猜到的是,黄裳说了这一番话后,依然挂官归隐——他已经便好了《道藏》,今后的大凉天下,道家为尊。

黄裳离开了朝堂。

江湖之中,却多了一位武道宗师,直接在来年的三十三剑客图上悬名第三。

黄裳写了一本书。

《九阴》。

书成之日,天道惊雷不断。

最终皆被黄裳一力而断,若非张河洛说了一句你之成圣不合天时,但请蛰伏。否则只怕《九阴》成书之日,就是黄裳武道成圣之时。

年关之后,进入永贞五年。

但女帝一纸诏书广而告之,改年号:大定。

取天下大定之意。

但临安朝野,大理白愁飞,乃至于北蛮诸多部落皆知道,这个大定只能是美好愿望,因为女帝已经彻底让大凉成了这片天下的霸主。

接下来,女帝便要去东土。

那位储君赵祯就要登基为帝——一旦赵祯登基为帝,谁来兼国,谁来辅政?

李汝鱼。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毕竟这一次大战之中,获益最大的就是徐骁和卓宗棠、以及伤好后率领穿云军攻入草原上京的君子旗。

而这些人都是李汝鱼的人。

在因功封赏之后,穿云军、北凉军、天策军、凤翼轻骑,都改姓了李。

李汝鱼的李。

李汝鱼,也因功被女帝接连擢升,成了右散骑常侍、北镇抚司副都指挥使。

大定年间,将是李汝鱼和以赵祯为首的赵室之争。

岂能大定?

然而李汝鱼的首要之事,并不是和赵室相争。

而是剑魔城。

女帝即将出发去东土,夫子也将随同去东土,那么,夫子的剑应该从剑魔城取回来了。

夫子的大河之剑,剑魔孤独的求败之剑,这两柄代表着大凉天下剑道巅峰的剑,势必有一场比分高下甚至盛世的一战。

迫在眉睫。

李汝鱼不能不去。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