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次成书(2 / 2)

张课离开林业站直接去学校找黄老师。

黄老师带着张课找到曹校长立刻安排一次会议,主要讨论市局视察与巡回演讲的安排。

张课拿出自己写的演讲稿递给黄老师。黄老师大致扫了几眼就交给曹校长审核。

曹校长看张课自己可以写演讲稿,心里颇为赞赏,心想只要大概还行,就用他自己的,毕竟找人代笔传出去还是要被人诟病的,这在状元的光环下也算是不大不小的污点。

曹校长接过演讲稿认真的看起来,

张课的演讲稿主要分几点,对学校,老师的感恩。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对学弟学妹们的殷勤希望。并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

其核心观点其实只有简单的五个步骤:目标、理解、输出、回顾、简化。

通过这五个步骤,提高学习内容的记忆效果,让自己顺利达到掌握和应用的目的。

我们学习的很多新知识,并非无中生有、凭空地出现,而是建立在以往大量的知识基础上。

传统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的输入模式,通过机械背诵,在短时间内记忆新的知识内容。

不但记不牢、容易忘,而且记得慢、比较辛苦,也难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费曼主张的“以教代学”输出模式,是用最直白的语言去阐述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时大脑会从记忆库中自动提取那些熟悉的信息,在旧的知识和新的概念中产生强大的关联,使新知识容易得到大脑彻底的理解。本质上,是利用大脑的有机联想,将新的概念插入到旧的体系中,把旧的信息或知识串联、拼接起来,组成新的概念、理论和信息,再传递到负责记忆和行动的部分,在动态学习和教学输出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重要的是,我们重复这一过程时,就会促使大脑更多地进行创造性的联想,学习能力会随之变得更强。

可以看出,费曼学习法是把传统死记硬背式的输入学习法,变成了以教代学的输出学习法,化被动灌输背记为主动理解强化。

具体是1,目标

学习不只是为了记住什么,而是我们通过学习建立自己行之有效的思维框架,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清晰的目标,有高效能的学习计划,带着强烈的兴趣去思考,还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2,理解

首先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理论”,其次才是教你学习的具体技能。方法理论的核心是系统化:即对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和概念进行归类对比,系统地理解这些内容,建立筛选和学习的原则。按照归纳类比、建立思维导图、尝试一次复述的思路,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输出

设定一个传授的场景,当我们要输出这些知识时,才会真正清楚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发现那些还需要强化和加深理解的内容。输出,其实就是一个强化提升的过程。

从学习方式与内容留存率分析可以看出,输出是最强的学习力,这种“以教代学”模式是费曼学习法的核心。所谓留存率,就我们记住知识点占总知识的比例。比如,十页的书你记住了一页,留存率是10,记住了九页,留存率就是90。留存率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4,回顾

回顾其实就像我们平时考试后的检查,这是一个查漏补缺、消除盲维的纠错过程。“盲维”是一个专业术语,即我们没看到、未想到的地方。就像大海里的冰山,埋藏在深邃海面以下的部分。回顾的过程,正是我们怀疑那些令自己感到困惑的知识,探索那些仍未搞清楚的知识,是主动地查找与总结、反思和修正。

5,简化

无论我们的精力有多旺盛,大脑的存储能力有多强,时间有多充裕,都不可能赶上知识的增长速度。

因此,只注重数量和速度的碎片化学习对我们帮助越来越小,甚至有点浪费时光。

所以,学习必须要简化,尽可能地简化——只学习我们需要的、对我们重要的,只学习知识之中“最核心的知识”。

最后总结几点规律:

主动的学习远比被动的学习重要;

系统的学习远比碎片式的学习重要;

向内的学习远比向外的学习重要;

专业的学习远比跨界的学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