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凶兆(2 / 2)

拓跋嗣说先生刚才还说《易经》,难道《易经》不预测未来吗?再说谁都知道先生雅善看星象,这些算不算怪力乱神呢?

崔浩很认真地长揖到地,然后回复皇帝:

“禀陛下,臣并不是看不起巫师,只是各行其道而已。陛下说到了《易经》,这其实并不是什么算命占卜的书,而是揣摩天地万物变化兴替之道的书。变化这东西,并不神秘,只要你了解一件事的过去,看清它的现在,就基本能说清它明日什么样,这也许就是所谓未卜先知。这和看羊奶形状预测吉凶,完全不是一一回事。”

拓跋嗣不能不认同崔浩的看法,但是又不能因此无视巫师的警告。没等他发话,崔浩自己把话挑明了:

“陛下是不是担心阿薄干那边?”

拓跋嗣不吭声。这就代表崔浩说中了。

“其实无论有没有那一滩羊奶,陛下也会有这份忧虑。臣仔细看了长孙嵩和阿薄干递来的作战方略,觉得他们心气太浮,方略语焉不详,关键问题没有想透。”

拓跋嗣用眼神鼓励崔浩继续说下去。

“他们最清楚的一点,是要想办法拖住刘裕,而且要设计让他上岸。这个想法本身是不错的,而且也说了激怒刘裕官兵的办法。但他们没有说清楚,假如刘裕真的上岸拼命,他们怎么对付。大主意当然是用骑兵冲杀他们,但刘裕老成持重而又敢于冒险,他既然上岸,就一定有对付骑兵的办法,假如长孙嵩和阿薄干不当回事,怕是要吃亏。”

拓跋嗣说假如你是刘裕,你会怎么做呢?

崔浩微微一笑:

“陛下常说我们不可轻视今天的晋朝,要我们吸取燕国灭亡的教训。那么陛下回想一下刘裕进击南燕时,是怎么对付燕国骑兵的。”

拓跋嗣点点头:

“车阵!”

崔浩欠身长揖:

“臣以为这一次他会如法炮制。”

拓跋嗣招呼崔浩坐下,伸手摊开一幅宣纸,一挥笔画出一条黄河,而后把毛笔交给崔浩。崔浩也不推辞,拿起笔在岸上画了一个方阵,三面向敌,一面靠水。又在书面上画了几艘简笔船,船上飞出箭头,刚好掩护方阵的两翼。

拓跋嗣看了一眼,微微颔首:

“如果刘裕这样结阵,我们的骑兵没法包围,抄不了后路,只能正面强攻,没法吃掉他们。可这样一来,他也移动不了,没法攻击我们,照样也没有胜算啊。”

崔浩摇了摇头:

“臣以为,刘裕如果找不到狠狠杀伤我们的办法,就不会上岸。只是臣才疏学浅,还想不到他有什么凶猛手段。”

拓跋嗣有点不以为然:

“南人对付骑兵那些手段,闭上眼睛都能数过来,基本都是自保有余,杀敌不足。”

崔浩微微一笑:

“陛下忘记李陵了吗?”

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曾经带着5000多步兵击杀上万匈奴骑兵,拓跋嗣很是津津乐道。现在一提醒,算是醒神剂。拓跋嗣一时无语。

叹了口气,突然觉得这样很无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阿薄干到底有什么造化,就算是做皇帝的舅舅,也左右不了。想到这里,冲着崔浩一笑:

“深更半夜的,叫你受累了。这样吧,咱们就打个赌。我赌刘裕拿阿薄干没办法,你赌阿薄干会吃亏。谁输了,谁去喂一天马。”

崔浩一愣,而后连连摆手:

“臣怎能赌我军失利,太不吉利了。”

拓跋嗣做了一个无妨的手势:

“就这么定了,除非你认为刘裕不会主动攻击。”

这下点中了崔浩的死穴,他是发自内心认为刘裕一定会动手的。

“好吧,臣领旨。不过还是希望刘裕赶快通过,两军不要交锋啦。”

拓跋嗣低头看了看,那摊羊奶差不多已经快干了,看不出马蝇的形状了。

但那股淡淡的膻腥还在,像一个无声而执拗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