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军心民心(上)(1 / 2)

 台州虽然在江南,还临海,但冬天还是很冷,所以富户家里冬天一般都会烧炭火。不过烧炭火经常会发生死亡事件。虽然这时大家都明白烧炭火时要开窗户通风,但是开窗户后冷风也会进来,因此通常窗户开得都不大,所以每年冬天都还是会发生炭火致死事件。

几年以前,赵永泰在家里换用了后世川贵地区盛行的小铁炉。这种小铁炉的炉芯比蜂窝煤略大,可烧煤或者蜂窝煤。当然,此时没有蜂窝煤,不过那个东西好弄,只是最好是在产煤地制作,台州附近没有煤矿,所以赵永泰没有搞。小铁炉有铁管做的烟囱,所以不用担心一氧化碳中毒致死的问题,还可以烧水。另外,铁炉的炉面做成方桌或者圆桌形,可以在上面吃饭。最好的就是吃火锅,大冬天的,围在热乎乎的火炉前吃着香辣的火锅,真是爽快极了。如果还能有冰镇啤酒的话,用四川话来说:那就不摆了!

自从温室大棚建起来后,吃火锅就成为可能。不过最开始几年因为产量太低,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同时大冬天的有青菜吃就不错了,谁还会去讲究吃法。所以就连赵永泰自己都没有想起来弄火锅来吃。直到他弄出小火炉后,才终于把这道美味儿想起来。当然,此时也不会有什么火锅底料,不过将那些常见的调料放到一起熬,味道也不会差太多。而且吃火锅其实吃的还是气氛,大家热热闹闹的在一起抢菜吃,味道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当然了,味道也不能太难吃。

最开始是赵永泰偷偷摸摸地在自己的小院里搞,伙同了赵业、舒雅还有院里另外两个小丫头一起。本来看到满锅里都是红彤彤的辣椒,几个人说什么都不敢吃。不过看到赵永泰一个人吃得很香,虽然吃得满头大汗,但神情无比爽快,再加上那味道闻起来确实很香,几个人也就忍不住诱惑尝了一下。入口的时候确实很辣,直辣得满头大汗,但是辣过之后整个人确实感到神清气爽,食物的滋味儿更是回味无穷。因此几人也就忍不住越陷越深,也成为了这种吃法的簇拥。

随着他们隔三差五地吃一次,这种吃法也就渐渐被府中其他人知道了,最后甚至连父母和祖父母都知道了。不过他们吃不了这么辣的,也不应该吃这么辣的,所以赵永泰又将这种吃法分成了几个辣级,也就是放辣椒的多少了,另外还多加了一种清汤型。这样大家也就可以自己选择可以接受的类型了。为了保证火锅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是赵永泰不清楚此时四川是否已经有了火锅的吃法,赵永泰将这种吃法的来历解释为了向一名川菜厨师学的。至于说是谁?什么时候?靠!你查户口啊!爱吃不吃,这么多废话!

其实冬天吃火锅最大的好处就是保证了菜食的温度。虽然从厨房里送出来的菜都是有食盒承载,但是一般等上到桌上时也都只有温温的温度了,再加上一般从上菜到上齐,再到正式开吃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最后吃到嘴里的一般都是些凉菜了。火锅边烫边吃的吃法,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自己还可以选择吃脆的绵的,硬的软的,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另外,辣椒和花椒还有驱寒祛湿的效果,对风湿也有好处。

在回到台州的第二天,赵永泰一大早起来就安排赵业准备晚上的火锅。虽然昨晚的接风宴比在朝鲜时要丰盛不少,特别是大量新鲜蔬果,更是朝鲜所没有的。但是赵永泰在这种仪式性的宴会上从来就没有吃好过,十六岁以后更是经常会被灌酒。昨晚还差点儿被那些前来敬酒的人灌倒,所以他一般都不参加这种宴会,反而是躲在家里悄悄地弄好吃的。

安排完后,赵永泰就由张铁柱几人陪着去了海卫的营地。自从张铁柱成为赵永泰的亲卫队长之后,就领着亲卫们住进了赵府。赵永泰出门的时候就会跟从,让赵业颇有微词,这以前都是他的专职。

赵永泰此次来海卫营地,是为了同刘成梁一起去慰问那些,在这次与荷兰舰队激战时牺牲和受伤的队员或家属。虽然之前商行已经对他们按规定进行了抚恤、安排。但作为卫队的组建者,赵永泰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亲自再去看一下。不过如果只他一个人去,那收买人心的意味就太明显了,所以他决定拉上刘成梁等海卫的高层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