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釜山朴家(下)(1 / 2)

 朝鲜因为土地少,资源少,所以虽然朝鲜的世家贵族们也遵从儒家文化,但是对经商却没有大明世家那么排斥,特别是港口附近的世家。

实际上,现在大明的世家大族也都多有经商。不过很多都是挂名在家奴或者远亲的名下,但实际的管理还是控制在本家嫡系的手上。这样既无损于他们尊儒的姿态,又可以享受商行所带来的大量财富。其实崇祯帝即位后取消了商税,也是他在位时期财政急速恶化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虽然朴家在朝鲜南部乃至整个朝鲜国都算是一个不弱的势力,但他们并没有强到能够独自抗衡其他家族的地步。正当朴亦正正在为应该吃下多少货物而纠结时,赵永泰出声问道:“不知朝鲜国内现在有多大的需求?”

赵永泰的话让他霍然开朗:对呀,对方是一个大型商行,能够同对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自己邀请对方来的主要目的。只要能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到时候岂不是想要多少就能有多少。自己现在怎么会在吃下这批货物的多少上犹豫这么长时间!还是这大明货物的利润太吸引人了啊!

想清楚后,朴亦正又恢复了先前的精明神色:“赵公子,不瞒你说,自从女真人侵占了辽东,阻断了朝鲜与大明通商的陆上通道后,每年从海上而来的商船数量却增加不多。现在我国内对大明商品都非常的渴求,价格更是年年上涨。这次贵商行七艘船进港,已经是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了。至于说我国内现在的需求,像贵商行这样的海船,四五十船的货物也不会嫌多的。呵呵~!”

朴亦正情真意切地打了一张真诚牌,看起来真像是一个非常诚实可靠的人。但是何佳盛和刘成梁都已经四十几岁了,见过的假面具不知道有多少;而赵永泰的灵魂年龄也超过了四十岁,后世人的奸猾更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比的,所以朴亦正这张牌对他们一点儿用也没有。

其实如果不是看赵永泰年龄小,朴亦正也不会这样冒失地使出装真诚的招数。只不过因为赵永泰之前说话一直都很少,他以为赵永泰是一个刚出来历练的世家子,没想到赵永泰其实是一个外嫩里熟的妖孽。再说他所说的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随便一个有点儿能力的人都能打听得到。

不过既然是做生意,只要不涉及到利益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太计较这些表面的功夫,所以赵永泰三人都是一副认真倾听的表情,还不时点点头。

朴亦正停了一会儿,结果发现连最年轻的赵永泰都一副倾听的表情,一点儿接话的意思都没有,也没有对他所描述的市场前景有任何的兴奋表情。这让他很是有点儿气馁:难道现在大明的世家教育比朝鲜已经超出了太多?怎么这么一个年轻的世家子,却一点儿年轻人的浮躁都没有?

不过这也让他放弃了继续耍一点儿小手段的想法,直接说道:“赵公子,我朴家在国内也是实力较强的家族,特别是在南部地区。我相信,如果我们两家能够合作的话,对贵商行在我国的生意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朴家主,不知道你能开出什么条件?”何佳盛插口道。他怕赵永泰太年轻,一不小心上了朴亦正的当。

“每批货物我朴家以市价的七成接手,你们只需要将货物运进港口就行了。另外,你们所需要的货物,我也以市价的八成出售给你们。”朴亦正想了想,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海贸其实就是大宗交易,海商将这个地方的货物运到另一个地方出售,相比普通交易不同的只是每次的数量比较多而已。因为风帆时代要考虑风向的问题,所以每年适合往来朝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一旦错过了,就要等下一年。因此海商们都希望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脱手自己所带来的货物,同时收购齐返航时所要运走的货物。所以海商们通常会选择与港口内的大商户进行交易,以保证交易的时间。

当然,为了避免店大欺客或者客大欺店,双方一般都会选择实力等同的对象进行交易。这次合兴泰以七艘船的规模而来,展示了自身强大的实力。所以作为釜山港内势力最大的朴家才会第一时间以世子亲自出面邀请,而赵永泰他们也欣然赴宴。其他的宴请都只是其他的管事出面应付。

因为朝鲜航线在东亚海贸中的利润是最低的,与其他航线相差不少。所以一般都是一些中小海商才会跑这条航线。而合兴泰几大家族的海船以前都没有跑过这条线,所以合兴泰在朝鲜鲜为人知。因为现在合兴泰的产品成本降低了很多,同时现有产能又释放不足,所以董事会才会同意启动这条航线。不过在来之前,商行也收集过相关的资料。

由于海贸的数量大,交易时间短,所以出售价格一般都是在市价的六成半倒七成半之间,收购价格则是在八成到九成之间。朴亦正开出的交易条件可以说还是表达了相当的诚意的,不过相对于合兴泰来说,朴家其实是很弱小的。如果就这样直接签订合作协议,其实是在欺负他们,以合兴泰的扩张能力,几年就可以撑死朴家。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